海南省气象科技创新基金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9H指数:8
- 相关作者:吴胜安林建兴吴慧辛吉武邱明宇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南省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海口市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预报检验被引量:9
- 2007年
- 利用海南省二次开发的CAPPS2.0模式,对2006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海口市逐日PM10、SO2、NO2污染浓度监测资料进行输出分析,得出海口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SO2和NO2的预报效果较好,而PM10预报效果较差。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预报方程,并对PM10进行优化和校正,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 林建兴邱明宇蔡亲波杨仁勇郑艳李云艳
- 关键词:空气污染PM10
- 海南省气象科技创新支持与管理平台的设计被引量:2
- 2007年
- 根据海南气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提出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框架,明确了设计原则,在成熟软件技术基础上,设计了平台结构和主要功能模块,也确定了平台软件开发中数据库、前后台结构体系等技术,提出了建立气象科技创新支持与管理平台的完整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
- 辛吉武吴盛洪谢寒生许向春姚少云
- 关键词:气象科技科技管理
- 利用费歇尔准则判别荔枝花芽分化期被引量:10
- 2007年
- 海南岛荔枝花芽分化的早晚受气温高低和干旱情况的综合影响,为了能够对其实施预报,本文利用费歇尔准则,根据低温条件和干旱指数两因子建立了"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期的判别模型,利用此式对待判样品进行试报,准确率为100%。
- 陈汇林吴翠玲
- 关键词:干旱花芽分化期
- 基于MODIS数据的水汽总量估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水汽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大范围的反演水汽的分布,为了定量估算区域的水汽含量,提出了利用GIS正方形网格分区(10km×10km),并统计每个正方形网格范围内遥感图像中水汽的平均值,进而快速估算区域内水汽含量。海南岛水汽估算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快速估算区域内水汽含量,有利于水资源的潜力评估分析。
- 刘少军张京红黄彦彬蔡大鑫田光辉
- 关键词:水汽含量MODIS
- 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观测资料评估及气候订正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通过海南省16个气象台站2004~2005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海南省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观测仪器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太阳辐射对观测仪器的影响等。建立了海口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值之间的经验换算关系,为气候资料的前后连续性使用提供了订正的思路和方法。
- 辛吉武许向春邢旭煌严经敏
- 关键词:自动站气温订正
- 海南雷暴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背景分析被引量:45
- 2008年
- 利用1966~2005年海南地区18个市、县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及NECP再分析资料和EOF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南地区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雷暴的年际变化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北部内陆地区多、南部沿海地区少的特点;全省雷暴集中发生在4~10月,盛发期在5~9月;雷暴异常年5~9月平均大气环流与同期500 hPa大气环流特征的关系表现在雷暴频繁年低纬地区的位势高度距平场出现大范围的负距平,当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东,雷暴偏少年则副高较强,脊线偏西。不稳定因子K指数和TT指数对海南的雷暴有一定预报能力。
- 郭冬艳辛吉武吴胜安姜涛杨昌贤陈红
- 关键词:雷暴日数EOF分析环流背景
- 基于Geodatabase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Geodatabase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且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实现了生态质量评价中数据库的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的无缝集成,便于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数据的统一管理。
- 张京红刘少军田光辉蔡大鑫谢瑞红
- 关键词:生态质量地理信息系统GEODATABASE
- Fedore Core 4.0下WRF模式系统的配置安装及运行被引量:2
- 2007年
- 介绍操作系统平台为Fedore Core 4.0下,WRF模式的安装和运行。重点介绍了PGI6.16编译器的配置、Fedore Core 4.0的配置和WRF模式的多重嵌套及其运行步骤的关键设置。
- 邱明宇林建兴王尚荣
- 关键词:WRF模式CORE
- 热带气旋月预测的相空间投影技术被引量:3
- 2007年
- 利用非线性理论,同时考虑影响海南省热带气旋(TC)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建立了海南省汛期月TC影响频数的相空间投影预测模型,经2000~2005年6年汛期的预测检验表明,总准确率达到88.9%,预测效果明显高于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水平。
- 吴慧
- 关键词:热带气旋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在不同资料集上的差异性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比较分析中国气象局(CMA)、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和日本RSMCTokyo台风中心(JMA)台风资料频次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资料中心的热带气旋(TC)、台风(TS强度及以上的TC)生成数的气候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热带气旋生成数的差异较为明显,台风生成数的差异相对要小,CMA资料中热带气旋、台风生成数相对偏多;CMA与JTWC间热带气旋生成数年际间变化差异显著而难以忽略,其差异主要来自TD生成数的明显不同;三个中心关于台风生成数的一致性比较好,其中JMA台风资料与另外两个中心资料间的一致更好;CMA与JTWC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的周期变化间无明显差异,但年代际间变化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1990年代的反位相;台风生成数资料可能在1960年代后期存在非均一性。
- 吴胜安孔海江吴慧
- 关键词:气候学统计特征非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