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582)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傅修海申亚楠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身份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读史
  • 1篇读为
  • 1篇延安时期
  • 1篇言说
  • 1篇意味
  • 1篇译学
  • 1篇阅读史
  • 1篇正传
  • 1篇政治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身份焦虑
  • 1篇身份认同
  • 1篇著述
  • 1篇左翼
  • 1篇左翼文学
  • 1篇瞿秋白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傅修海
  • 1篇申亚楠

传媒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小之间:《一件小事》的阅读史反思被引量:5
2013年
《一件小事》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传颂甚广的名篇,面世百年仍众说纷纭。它曾被译成英语、俄语并作为外语翻译学习教材的篇目。延安时期出版的三本鲁迅著述中,印刷最精美的,就是题名《一件小事》的鲁迅小说集。
傅修海申亚楠
关键词:《一件小事》阅读史《呐喊》翻译学习延安时期著述
反抗虚无、身份认同与历史言说的葛藤——陈映真“文学左翼”意味及省思
2013年
作为"台湾的鲁迅"和台湾左翼作家的代表,对应于台湾不同的历史阶段,陈映真的文学写作分别被赋予了针对不同反抗对象的"左翼"身份意味。陈映真从文学左翼、政治左翼而辗转进入文化左翼的"泛政治"写作之旅,为析解左翼文学思潮及实践与20世纪以来的中国乃至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命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省思维度。
傅修海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瞿秋白与中国现代集体写作制度--以苏区戏剧大众化运动为中心被引量:11
2013年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大量白区文艺力量相继转移到中央苏区,时任苏区人民教育委员的瞿秋白,花费巨大精力从事苏区文艺大众化活动且取得了可喜成绩,并以此为依托推动了中国现代集体写作制度的本土构建。这不仅为延安新文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和思想内涵,更生成了中国文学现代进程中集体主义的写作规范和叙事规约,包括绵延至今的相关困境与疑难。
傅修海
关键词:瞿秋白文艺大众化
典型/非典型:现代中国文学的形象政治与身份焦虑——以《阿Q正传》中“吴妈”形象的再解读为中心被引量:2
2013年
“五四”以来,关于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及其塑造,一直是个相当重要的艺术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艺术标准。其实,文学作品中除典型人物之外,其他人物往往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甚至深深活在读者心里,但人们似乎总习惯于把它们看作大树上的寄生物,
傅修海
关键词:《阿Q正传》现代中国文学身份焦虑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