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09411966500)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海明李晓林蒋梁华刘葛君陈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苏州大学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愈合
  • 2篇震波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疏松性
  • 2篇骨形态
  • 2篇骨折
  • 2篇骨折愈合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骨质疏松性骨...
  • 1篇形态计量学
  • 1篇生物力学评估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体外冲击波治...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去势
  • 1篇卵巢
  • 1篇卵巢切除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昌市洪都中...

作者

  • 4篇李晓林
  • 4篇黄海明
  • 2篇刘葛君
  • 2篇陆长春
  • 2篇蒋梁华
  • 2篇陈晓峰
  • 1篇涂淑强
  • 1篇丁国庆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卵巢去势对兔股骨皮质骨形态及生物力学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卵巢去势对兔股骨皮质骨形态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系纯种大白兔80只,雌性,6月龄,体重(2.2±0.28)kg,分两组:去势组40只和假手术组40只。两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测试股骨皮质骨孔隙数量、孔隙体积、孔隙率、最大载荷,并行疲劳性骨微损伤实验,计算股骨皮质骨裂纹数量、长度及密度。结果Micro-CT检测发现,术后4周和8周去势组股骨皮质骨孔隙数量、孔隙体积、孔隙率均高于假手术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术后4周,假手术组和去势组股骨平均最大载荷分别为1949.25±53.12和1892.60±5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8周,两组平均载荷均下降,分别为1944.55±41.76和1692.40±85.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去势组平均最大载荷下降较明显。骨微损伤实验显示,术后4周去势组股骨皮质骨裂纹的数量(3.40±1.67)、长度[(216.80±17.60)μm]及密度[(0.40±0.08)个/mm2]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数量(2.00±1.17)、长度[(160.45±16.89)μ]及密度[(0.29±0.13)个/mm。];术后8周去势组股骨皮质骨裂纹的数量(5.15±1.18)、长度[(334.60±13.94)μm]及密度[(0.35±0.10)个/mm2]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数量(3.10±1.37)、长度[(182.10±9.80)μm]及密度[(0.24±0.09)个/mm2],且同一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去势可增加兔皮质骨的孔隙率,降低其生物性能,加速疲劳性损伤,减缓骨修复;而皮质骨的变化可能成为引发骨折及骨折后延迟愈合极其重要的因素。
黄海明李晓林涂淑强蒋梁华陆长春陈晓峰
关键词:卵巢切除术股骨生物力学
应用骨形态计量学观察粗聚焦震波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骨形态计量学观察粗聚焦震波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体重为(280±2.5)g的6月龄雌性清洁级SD大鼠双卵巢去势,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后行双侧胫骨近端截骨并予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左侧胫骨用能量密度0.26mj/mm2,频率60次/min,脉冲2000次的高能震波治疗1次(治疗组),右侧胫骨不予震波治疗(对照组)。随后行组织学观察、骨组织不脱钙切片观察与测定。结果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震波治疗后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炎性反应强,胶原形成相对多,成熟胶原多,形成的骨小梁较多;4周时治疗组成熟骨小梁较多,软骨性骨痂逐渐为骨性骨痂替代,大量类骨质形成。骨组织不脱钙切片观察与测定发现,震波治疗后8周治疗组大鼠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活跃成骨细胞表面(Ob.S/BS)、纠正骨矿化沉积率(jMAR)等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骨间距(Tb.S)、矿化延迟时间(Mlt)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粗聚焦高能震波能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形成,改善骨形态,提高局部骨密度,达到防止骨量丢失的作用。同时可增加骨矿化沉积率,缩短矿化延迟时间,抑制骨转换,可能成为局部治疗和预防人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新选择。
黄海明李晓林蒋梁华刘葛君陈晓峰陆长春
关键词:骨形态计量学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愈合
粗聚焦震波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及生物力学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粗聚焦震波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密度、骨微结构及愈合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66只体重为200~250 g的3月龄雌性SD大鼠卵巢去势制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左腿胫骨制造开放性骨折并予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震波能量密度0.26 mJ/mm2,频率60次/分,冲击量为2000次治疗一次。结果治疗后4周和8周行组织学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性骨痂所占比例较大,8周时骨小梁改建基本完成;而Micro CT检验数据结果显示治疗组骨密度(BMD);骨小梁体积(BV)、组织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数目(Tb.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8周后的骨密度改变存在显著差异(-3.6%vs 4.9%,P<0.05)。且治疗组最大压缩荷载在治疗后4周(48.1±5.6(治疗组)vs21.8±4.8(对照组))、8周时亦明显高于对照组(57.5±6.1(治疗组)vs28.6±5.0(对照组))。结论粗聚焦震波能够抑制骨折后的骨丢失,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伤组织的生长,改善骨小梁三维结构及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可用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并改善骨质量,预防再骨折。
黄海明李晓林蒋梁华丁国庆刘葛君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愈合骨微结构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治疗手段,有关其在骨骼肌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证明,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是一种介于药物和手术之间的新型非侵人性治疗方法,具备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优势。
黄海明李晓林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