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GW020)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士琼朱双一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近年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内容探析
- 2014年
- 2004年,台湾教育部门发布了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纲要草案》,因对《开罗宣言》、《旧金山和约》的表述而引发讨论。近年多数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尊重历史,客观地介绍《开罗宣言》及台湾在二战后法律地位问题,这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认识台湾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历史教科书,歪曲、否定《开罗宣言》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甚至假学术争议之名,大讲特讲《旧金山和约》以及所谓的《中日和约》,以彰显"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开罗宣言》的不同阐述,其根本原因在于课程纲要未客观准确阐述《开罗宣言》。
- 王玉国
-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开罗宣言》《旧金山和约》
- 陈映真对钟理和的文学接受和思想超越--兼及1960年陈映真提出“台湾的乡土文学”之文学史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1960年前后甫入文坛的陈映真喜爱、赞赏钟理和作品,据此扬弃现代主义,初步建立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早于叶石涛数年提出"台湾的乡土文学"概念,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1977年陈映真却撰文批评了钟理和小说《夹竹桃》,这一反差缘于时代、社会和文坛语境的变迁。陈映真《原乡的失落》与《"乡土文学"的盲点》堪称姊妹篇,因它们都针对着史明"台独史观"及叶石涛《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中"以台湾为中心"等暧昧词语中隐含着的分离主义苗头和倾向。钟理和的缺失是他于新生中国的分娩期所必有的混乱和阵痛中,未能看清整个中国的"正体"和"实相",从而发生了民族认同上的动摇。这一教训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士琼朱双一
- 关键词:钟理和乡土文学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