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SA0131)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雪梅罗毅邱食存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文理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3篇酷儿
  • 3篇《紫色》
  • 2篇心灵
  • 2篇女性
  • 2篇酷儿理论
  • 2篇黑人
  • 1篇异类
  • 1篇异性恋
  • 1篇身份
  • 1篇视觉
  • 1篇诉求
  • 1篇所罗门之歌
  • 1篇逃离
  • 1篇天堂
  • 1篇同性爱
  • 1篇痛楚
  • 1篇托尼·莫里森
  • 1篇女性书写
  • 1篇女作家
  • 1篇亲缘

机构

  • 6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作者

  • 6篇李雪梅
  • 1篇邱食存
  • 1篇罗毅

传媒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流动的性相与身份的确立——酷读《紫色》
2014年
以朱迪斯·巴特勒肇始创立的酷儿理论,其消解人类性/别二元对立的主张,较好地诠释了艾丽丝·沃克在《紫色》中塑造的三位黑人女性的流动的性相,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对黑人女性性态的描写,揭露异性恋男权体制对黑人妇女的压迫的思想。酷读作品,为我们展示了黑人女性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的边缘,为了生存,她们相互团结,结成牢固的友谊,最后走出了传统的桎梏,确立了身份,建立了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艰难而曲折的图景。
李雪梅
关键词:酷儿理论紫色身份
黑人女性的身体诉求——酷读《秀拉》被引量:1
2015年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对身体管控的历史,女性身体的物质化过程是建构异性恋男权社会制度的基础,从而制造了女性被压迫、被宰制的痛苦历史。异性恋男权社会确立了二元对立的性别观,规制了人类的性取向,通过物化女性的生育功能,贬损女性的身体,来限制和囚禁女性的性自由。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描绘了祖孙三代黑人女性对黑人传统社会两性认识的否定,追求性的自由权利,抵制生育功能,通过这一系列身体抗争来诉求和抵御黑人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表达了对强制异性恋机制的不满和希望松动异性恋机制对黑人女性压迫的强烈愿望。
李雪梅
关键词:黑人女性贬损物质性
伦常视觉:《所罗门之歌》的痛楚禁忌
2015年
男权社会的亲缘关系拟制了一系列的社会禁忌,这一切是以假定的异性恋为前提,其结果是对女性进行了目标式的规训,乱伦无疑是严重违背伦常的禁忌。朱迪斯·巴特勒认为乱伦分侵害的乱伦和非侵害乱伦,非侵害性的乱伦只是一种乱伦想象,女性一旦被烙上了乱伦的标记之后,将蜷缩在舆论的狭小空间里,遭受着难以言说的痛楚。论文分析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社会的乱伦带给黑人妇女的痛苦,展示了作品对少数人群需要包容和宽待的呼吁。
李雪梅
关键词:亲缘关系《所罗门之歌》乱伦禁忌痛楚
逃离“正常心灵”:当代西方女作家对女性本体意识的书写
2015年
"女性书写"无疑是女性主义的重要实践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女性主义以解构性别差异从而达到消解性别的社会定位,以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为起点和目标,但由此也造成了性别差异可能成为其既需要消解又需要强化的自我否定的逻辑混沌之中,并由此可能塑造新的二元对立,影响了女性主义的社会效果。对此加以反思,以"正常心灵"概念来审视女性文学中的逃离主题,重构女性主义追求妇女解放的目标和路径,具有兼具反思历史和指引现实的双重意义。
李雪梅
关键词:女性本体意识逃离
历史话语背景化的女性书写——以《长恨歌》和《紫色》为例
2015年
《长恨歌》和《紫色》作为女性书写的经典文本,都将各自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话语背景化了。在这一过程中,《长恨歌》借助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剧意识传统,书写了以女主人公王琦瑶为代表的上海弄堂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状态,让悲剧的结局里透出一种绝望中弥散的生活欲望;以黑人作家反种族主义书写传统为背景,《紫色》采用"酷儿"理论策略,刻画了黑人少女茜莉如何在性意识上觉醒并确立自我完整人格的成长历程,但因为受到白人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双重宰制,其大团圆结尾却更反衬出其悲剧性。
邱食存李雪梅
关键词:历史话语女性书写《长恨歌》《紫色》
“酷儿情”在《紫色》中的独特救赎
2014年
"酷儿"是西方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性文化运动,"酷儿"运动本身及对于"酷儿"研究的理论,终极目标是挑战社会性别两分结构,消除一切歧视和偏见。《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小说对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在双重歧视和否定语境中的成长做了极力刻写: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与否定异化和虚无了西丽的自我意识,而来自同性姐妹的"酷儿情"让西丽自我意识苏醒,走向了追求自我独立与个性完整的道路,最后与黑人男性握手言和,为迎接来自种族歧视的大挑战而结成同盟,并肩作战,《紫色》姐妹情谊书写的价值与"酷儿"的终极目标巧妙对接。
罗毅
关键词:酷儿《紫色》两分法同性爱救赎自我
“正常心灵”的异类:黑人妇女阶级——酷读《天堂》
2016年
莫尼克·威蒂格认为主宰社会的男权异性恋体制无非就是一种文化的语言系统,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的概念"正常心灵"是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异性恋社会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对广大妇女具有压迫性。正常社会对妇女的压迫追根溯源是由于性别的社会定义引起的,因而性别是一个政治的产物,女人是一个被男性压迫的阶级,妇女解放的途径是消灭性别,建立独立的主体身份。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天堂》里有一群被社会遗弃的妇女,她们在没有性别差异的修道院里互相慰藉,相依为命,走出了社会压制的阴影,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激活了女性的本体意识。她们成为被压制的女性阶级的代表,她们的逃离、抗争和觉醒的天堂之路,是对"正常心灵"的颠覆。
李雪梅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天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