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80032)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傅建明蒋洁蕾逄超陆韵陈宜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教科书
  • 7篇语文
  • 6篇语文教科书
  • 6篇文教
  • 4篇教育
  • 3篇学语
  • 3篇小学语文
  • 3篇小学语文教科...
  • 2篇人教社
  • 2篇文本
  • 2篇文本分析
  • 2篇小学《语文》
  • 2篇教育要素
  • 2篇《语文》
  • 2篇本分
  • 1篇新中国
  • 1篇形象嬗变
  • 1篇性别意识
  • 1篇异域
  • 1篇异域文化

机构

  • 10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宁波中学

作者

  • 4篇傅建明
  • 4篇蒋洁蕾
  • 3篇逄超
  • 1篇易海燕
  • 1篇陈宜挺
  • 1篇陆韵

传媒

  • 4篇课程教学研究
  • 2篇太原大学教育...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基础教育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门和台湾小学音乐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2011年
以澳门和台湾的小学音乐课本为分析文本,通过对两地教科书的来源与构成、内容和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台湾的音乐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结构编排、价值体系、课程容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比澳门的要理想得多。澳门应该学习台湾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课本当中。
易海燕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基于家政课教科书的内容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通过日本中学家政课教科书内容分析发现,教科书中体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涵盖人类共生、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九个主题,涉及社会、环境、经济三大领域,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的方式加以渗透。日本家政课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我国有以下启示:突出生命共存的价值观、面向全球化问题与挑战、重视文化与传统的延续、围绕实际生活问题解决。
陆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
法国与土耳其语文教科书视觉要素比较研究
2013年
教科书视觉要素包括图形、文字、色彩、肌理四大要素。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艺术教育的载体,视觉要素编排得当与否对教科书的教育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法国与土耳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表现出对视觉要素的高度重视,但各有特点。在运用频度统计与内容分析技术对两国语文教科书视觉四要素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写的五条建议,希望对完善我国语文教科书视觉要素的设计有所助益。
傅建明逄超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视觉要素
内地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结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教科书内容结构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三个要素组成,从这三个维度对内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和香港新亚洲版《学会中国语文》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三种内容要素构成状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傅建明陈宜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
教科书边疆意识教育要素及其呈现方式研究
2012年
边疆意识是对边疆的态度、认识以及看法,包括政治边疆意识和民族边疆意识两个方面。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对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具有特定的价值。通过运用频度统计与话语分析技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探明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教育要素及其呈现方式,使语文更好地实现工具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逄超
关键词:教科书教育要素
教科书中教师形象之文本分析
2013年
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自然属性、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等方面来塑造典型的教师形象。就自然属性而言,教科书中的教师以中国当代年轻女教师为主。就外在形象而言,教科书中的教师衣着正式、保守、简单、朴素;言行亲切和蔼、沉稳严厉、刚柔相济。就内在形象而言,教科书中的教师知识渊博、智慧聪颖、关爱学生、谦虚礼貌、勤恳敬业、热爱祖国。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呈现,教科书中教师群体结构失衡是对现实的复演,教科书中的教师形象给人以职业刻板和性别刻板的印象。
蒋洁蕾
关键词:教师形象文本分析
内地、香港语文教科书的性别意识形态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教科书隐含着特定的性别意识形态,研究选择内地北师大版与香港新亚洲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文本,运用频度统计技术,从选文作者、课文主角、课文人名、插图人物、职业角色五个维度量化分析,认为两套教科书使用的是男性话语,隐含着男性文化或者说是父权意识形态,而且这种倾向香港比大陆更为突出。
傅建明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形象中的呈现被引量:4
2019年
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基因,教科书儿童形象体现国家对未来新人的期许。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核心素养在教科书儿童形象中的呈现具有如下特点:偏向"社会人"的养成、体现差别化要求与期待、适应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具有学习实践的引导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与使用建议:关注"个人"的养成、避免性别意识干扰、丰富学生文本体验、给予学生思考空间。
陆韵彭小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形象
论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及教学方法——以人教社2001版小学《语文》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我国生命教育的政策纲要以及语文学科的特性均证明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有效路径。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包括生命成长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五类生命教育资源;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故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欣赏教学法、游戏活动法和心得报告法。
蒋洁蕾
关键词:生命教育
教科书中雷锋形象嬗变的话语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1963年以来雷锋一直是我国的道德榜样。语文教科书是塑造雷锋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那么,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塑造了怎样的雷锋形象?雷锋形象在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又是如何演变的?话语分析和频度分析发现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雷锋的形象经历了嬗变,表现为:从"具体"雷锋转向"精神"雷锋,由"政治"雷锋变为"生活"雷锋,从"英雄"雷锋趋向"平民"雷锋,由"内心独白"的雷锋变成"被寻找"的雷锋。总体而言,雷锋形象诠释了我国社会公共道德的基本内涵。
蒋洁蕾
关键词:教科书话语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