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1700100005)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盛强孙卫文戴丽军沈岩松李敏雄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小鼠
  • 10篇基因
  • 10篇基因敲除
  • 10篇FMR1基因
  • 10篇FMR1基因...
  • 8篇基因敲除小鼠
  • 8篇FMR1基因...
  • 5篇综合征
  • 4篇氯化锂
  • 4篇脆性X综合征
  • 3篇日龄
  • 2篇跳台
  • 2篇跳台实验
  • 2篇激酶
  • 2篇高架十字迷宫
  • 2篇避暗实验
  • 2篇FMR1
  • 2篇GSK3Β
  • 1篇行为学
  • 1篇印迹

机构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 8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戴丽军
  • 11篇孙卫文
  • 11篇陈盛强
  • 10篇沈岩松
  • 8篇李敏雄
  • 6篇黄越玲
  • 5篇黄月玲
  • 4篇刘国彬
  • 4篇曹开谊
  • 3篇张维雯
  • 3篇杨泉
  • 2篇张伟雯
  • 2篇方敏华
  • 2篇易咏红
  • 2篇陈希
  • 2篇马钊恩
  • 2篇张建国
  • 1篇黄庆辉
  • 1篇杜娜
  • 1篇罗学港

传媒

  • 4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避暗实验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实验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避暗实验进行观察。方法采用30 d龄的KO鼠和WT鼠分别连续进行2 d的避暗实验,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 KO鼠的电击次数与WT鼠相比显著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只有第2天雄性相比显著(P<0.05),其他均无明显差异;同周龄KO鼠潜伏期比WT鼠明显少(P<0.05);而KO鼠的错误次数比WT鼠明显多(P<0.05);不同周龄KO鼠或WT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无差异(P>0.05);第1天KO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2天相比无差异(P>0.05);第1天WT鼠的潜伏期和错误与第2天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认知能力相对低下。
黄月玲黄庆辉方敏华孙卫文李敏雄戴丽军陈盛强
关键词:避暗实验FMR1基因敲除小鼠
锂对脆性X综合征小鼠模型的跳台行为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氯化锂治疗是否能改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鼠)学习跳台行为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方法选用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鼠)及同日龄的野生型小鼠(wt鼠),两种小鼠均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氯化锂30、60、90、120、200 mg/kg。观察用药后ko鼠及wt鼠分别在行为学跳台实验中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同时用免疫印迹观察ko及wt鼠的海马和皮层的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未治疗的wt鼠比较,未治疗的ko鼠跳台实验中的潜伏期时间短,错误次数增加,存在学习跳台障碍;免疫印迹实验结果:ko鼠P-GSK3β表达比wt鼠少。氯化锂治疗能够恢复ko鼠的学习跳台行为及增加P-GSK3β的表达量。氯化锂最佳使用剂量为30 mg/kg。结论锂能改善ko鼠的学习跳台能力,可能与锂改善P-GSK3β的表达增加有关,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有治疗作用。
杨泉曹开谊张伟雯黄越玲刘国彬沈岩松孙卫文李敏雄戴丽军陈盛强
关键词:脆性X综合征跳台实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氯化锂
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KO)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给90只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氯化锂,用药第6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通过录像机录像,然后用Smart软件分析录像,观察能否改善KO鼠的高架十字迷宫的表型;同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KO及野生型(WT)鼠的海马和皮层中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变化。结果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WT组小鼠比较,KO组小鼠的运动性、兴奋性、探索性明显增强,且KO组小鼠在开放区域的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均明显高于WT组。KO鼠用氯化锂后,在开放区域的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KO鼠p-GSK3β表达比WT鼠少;用氯化锂后,KO鼠p-GSK3β表达增加。WT鼠用氯化锂后,开放区域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有较少改善,p-GSK3β表达也有增加。未使用氯化锂的KO鼠与WT鼠相比,总GSK3β表达无明显差异,KO鼠和WT鼠使用氯化锂后,总GSK3β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GSK3β的抑制剂氯化锂能改善KO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表型,对KO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氯化锂导致的p-GSK3β表达增加有关。
陈盛强罗学港杨泉曹开谊孙卫文黄越玲沈岩松戴丽军
关键词:脆性X综合征糖原合成酶激酶3氯化锂高架十字迷宫免疫印迹法FMR1基因敲除小鼠
Fmr1基因敲除小鼠耳蜗GAD的表达
2012年
目的对4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耳蜗的GAD表达进行观察,探讨耳蜗GAD的表达是否受FMRP的影响。方法使用PCR技术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鉴定后对4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15只进行耳蜗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GAD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观察,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耳蜗HE染色结果:4周龄组KO鼠较WT鼠形态学观察无差异。4周龄KO小鼠的耳蜗中GAD表达的平均阳性细胞数均高于WT小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AD表达的改变可能与FMR1基因KO小鼠听源性惊厥发病有关。
李敏雄杜娜孙卫文黄月玲沈岩松戴丽军陈盛强马钊恩张建国
关键词:听源性惊厥谷氨酸脱羧酶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ABR阈值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不同周龄的KO与WT小鼠听阈进行检测并对比,了解KO小鼠的听阈变化。方法采用PCR法鉴定FMR1基因敲除型(KO)纯合子(-/-)及其野生型(WT)纯合子(+/+)FVB近交系小鼠,实验动物150只分两组:(1)KO组(3、4、6、8、10周龄,每周龄15只,共75只;②WT组(3、4、6、8、10周龄,每周龄15,共75只,用于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数据及图像的采集:以ABR图形中Ⅱ波的阈值为小鼠的ABR阈值。结果 ABR阈值:3周及4周年龄组小鼠各基因型间KO小鼠的ABR阈值显著高于WT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10周各组中各基因型小鼠的KO小鼠和WT小鼠的ABR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期FMR-1 KO小鼠听阈提高,成熟期FMR-1 KO小鼠听阈无异常,KO小鼠ABR的结果与AGS发生的年龄依赖性相一致。
方敏华马钊恩孙卫文黄月玲沈岩松戴丽军陈盛强张建国李敏雄
关键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MR1基因敲除小鼠听性脑干反应
4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4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进行观察。方法采用SMART软件对4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和野生型小鼠(WT)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观察,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采用SMART软件分析发现: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WT组小鼠比较,KO组小鼠的运动性、兴奋性、探索性明显增强,且KO组小鼠在开放区域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均明显高于WT组。结论 4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异常,运动性和兴奋性较野生型小鼠增高。
刘国斌孙卫文黄月玲沈岩松戴丽军陈盛强李敏雄
关键词:高架十字迷宫FMR1基因敲除小鼠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跳台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跳台实验进行观察。方法采用30日龄的KO鼠和WT鼠分别连续进行2 d的跳台实验,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同周龄KO鼠的潜伏期比WT鼠明显少(P<0.05);而KO鼠的错误次数比WT鼠明显多(P<0.05);不同周龄KO鼠或WT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无差异(P>0.05);第1天KO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2天相比无差异(P>0.05);第1天WT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2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黄月玲沈岩松张维雯孙卫文李敏雄陈盛强戴丽军
关键词:跳台实验FMR1基因敲除小鼠
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KO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周龄KO鼠及野生型(WT鼠)小鼠第1天测定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值作为基础痛阈,第2~5天腹腔注射氯化锂后测定PWTL值,第6天给药后取脊髓腰骶膨大段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实验小鼠脊髓GSK3β和P-GSK3β水平的变化。结果:KO鼠的PWTL值比WT鼠明显升高。使用氯化锂后,KO鼠PWTL值恢复至WT鼠水平。KO鼠脊髓P-GSK3β表达较WT鼠明显减少。使用氯化锂后,KO鼠脊髓P-GSK3β表达增多。结论:KO鼠热痛觉敏感性降低。KO鼠脊髓P-GSK3β表达减少可能是KO鼠热痛觉敏感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氯化锂可能通过增加脊髓中P-GSK3β的表达而改善KO鼠热痛觉敏感性。
陈希曹开谊孙卫文陈斐荻黄越玲沈岩松戴丽军易咏红陈盛强
关键词: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敲除小鼠氯化锂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进行观察.方法 采用30日龄的KO鼠和WT鼠分别连续进行2天的自主活动实验,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 通过第1天的学习与第2天的记忆再现,在自主活动实验中,与WT鼠相比,KO鼠在自主活动实验中的活动和站立次数均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数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异常,运动性和兴奋性较野生型小鼠增高.
张伟雯黄越玲刘国彬沈岩松孙卫文李敏雄戴丽军陈盛强
关键词:FMR1基因敲除小鼠
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脆性X综合征模型小鼠避暗行为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脆性X综合症小鼠模型的避暗行为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30日龄脆性X综合症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化锂5 d,用药第4天和第5天进行避暗实验;同时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Fmr1 knockout(KO)及wild type(WT)小鼠的海马和皮层总GSK 3β和磷酸化GSK 3β(P-GSK3β)的变化。结果在避暗实验中,KO鼠与WT鼠,两者潜伏期及错误次数分别为(56±32)s,(83±24)s;(7±3)次,(3±2)次;免疫印迹实验结果:KO鼠皮层及海马P-GSK3β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69,63;WT鼠皮层和海马均为100。注射氯化锂后,KO鼠和WT鼠总GSK3β无明显改变,而KO鼠60 mg/kg,120 mg/kg,200 mg/kg组皮层P-GSK3β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7,151,234;海马P-GSK3β分别为108,111,146,较空白组增多;P<0.05。WT鼠用氯化锂后,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以及P-GSK3β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化锂能改善KO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氯化锂导致的P-GSK3β的表达增加有关,对脆性X综合征基因敲除小鼠有治疗作用。
陈盛强罗学港杨泉曹开谊孙卫文陈希张维雯黄越玲刘国彬沈岩松戴丽军易咏红
关键词:氯化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