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3402)

作品数:18 被引量:172H指数:8
相关作者:程翼宇瞿海斌水文波贺庆翟学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丹参
  • 5篇液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质谱
  • 3篇丹参素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法
  • 3篇芍药
  • 3篇芍药苷
  • 3篇小肠吸收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肠吸收
  • 2篇代谢
  • 2篇丹酚酸
  • 2篇丹酚酸B
  • 2篇丹皮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程翼宇
  • 5篇瞿海斌
  • 4篇水文波
  • 4篇贺庆
  • 3篇翟学佳
  • 3篇邵青
  • 2篇葛志伟
  • 2篇王书芳
  • 2篇马广立
  • 1篇刘雳
  • 1篇徐隽佳
  • 1篇吴赛伟
  • 1篇龚益飞
  • 1篇范骁辉
  • 1篇林中营
  • 1篇李力
  • 1篇王毅
  • 1篇黄欣
  • 1篇叶姝
  • 1篇潘坚扬

传媒

  • 4篇分析化学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Chemic...

年份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橙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考察了橙皮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O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此采用DAN法测定HUVECs分泌NO的水平,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促增殖实验和报告基因模型实验评价橙皮素的雌激素样活性。结果显示在内源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橙皮素在12.5-100μmoVL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HUVECs分泌NO,并呈剂量依赖性。此作用能够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放线菌素D阻断。橙皮素与E2同时作用时,HUVECs分泌NO水平较两者单独作用时显著下降。而在内源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橙皮素抑制HUVECs分泌NO。橙皮素能够促进MCF-7细胞增殖,并且能够被ICI182,780完全阻断,同时,橙皮素能够部分拮抗E2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另外,橙皮素能够诱导ERa控制的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可认为橙皮素属于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剂,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其机理涉及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和基因转录调节。
许冬梅刘雳程翼宇
关键词:橙皮素雌激素受体
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对于新药筛选及计算机辅助制剂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马广立程翼宇
关键词: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数学模型
粒子群算法优化中药化学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被引量:7
2006年
建立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毛细管电泳条件辅助优化方法。以丹参为研究对象,将改良的色谱指数方程用于评价酚酸类成分的电泳分离性能,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离条件进行全局寻优,获得最佳的区带电泳分离条件(5.0 mmol/L硼砂,18.5 mmol/L磷酸二氢钠,6.1%乙腈,运行电压18.2 kV)。为进一步改善分离,在所获优化条件下添加50.0 mmol/L SDS,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模式下使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等)得到更好分离。本方法准确可靠,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复杂化学体系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
虞科林中营程翼宇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丹参毛细管电泳中药
RP-HPLC同时测定通脉口服液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通脉口服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葛根素和阿魏酸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 Lichrospher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线性梯度洗脱[0~10min,10% B;10~20 min,10% B→27% B;20~30 min,27% B→35%B],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250 nm(葛根素),281 nm(丹参素和原儿茶醛),323 nm(阿魏酸)。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葛根素和阿魏酸浓度分别在0.745~149,1.79~357,1.58~315,0.775~155 μg·mL^(-1)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各组分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2%~101%之间,RSD 均小于3.2%(n=18);重复性良好,RSD 均小于1.5%(n=6);通脉口服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葛根素和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23.9±0.2)mg·支^(-1)、(3.58±0.02)mg·支^(-1)、(39.0±0.1)mg·支^(-1)和(1.29±0.02)mg·支^(-1)。结论:本文办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全面反映通脉口服液中各味药的质量,适用于通脉口服液质量控制。
翟学佳邵青程翼宇瞿海斌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脉口服液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
基于气相气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被引量:21
2007年
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以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染毒小鼠肝组织和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发现,随着染毒时间的推移,小鼠的整体代谢物谱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肝组织中苹果酸和部分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血浆中柠檬酸和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所上升。这些代谢物的变化都与肝损程度密切相关,且变化趋势与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GC-MS技术在代谢物谱的获取和代谢物鉴定方面具有优势,可作为核磁共振(NMR)技术的补充工具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黄欣龚益飞虞科程翼宇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主成分分析法
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预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马广立程翼宇
关键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溶解度小肠吸收代谢外排
反向迁移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测定复方丹参片中5种皂苷的含量被引量:16
2007年
采用反相迁移毛细管胶柬电动色谱方法分离测定了复方丹参片中人参皂苷Rd、Rbl、Rgl、Re和三七皂苷R1等5种皂苷的含量。考察了SDS、有机改性剂和磷酸浓度、样品溶剂及进样时间对样品分离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最佳缓冲溶液组成为:10mmol/L磷酸.140mmol/L SDS-14%(WV)乙腈-15%(V/V)异丙醇(pH=2.4),样品溶剂为20%甲醇-10mmol/L SDS,压力进样时间为12s。在最佳条件下,5种组分在27min内达到高效分离(柱效为1.1—1.6×10^6N/m),在一个数量级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5~0.999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8%和5.5%,回收率为96.5%-103.6%。该方法用于复方丹参片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测定,简单、快速、灵敏、准确。
叶姝王书芳瞿海斌程翼宇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复方丹参片人参皂苷三七皂苷
HPLC-MS研究丹参与丹皮配伍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丹参与丹皮配伍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 HPLC-MS 分析方法,分析条件为:Zorbax SB-C_(18)柱(4.6 mm×250 mm,5μm),0.5%(v/v)醋酸水溶液-0.5%(v/v)醋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0 min,流动相比例为95:5;25min,77:23;35 min,75:25;45 min,75:25;50 min,70:30;75 min,10:90。流速0.5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负离子模式扫描,扫描范围100~1000 u,氮气流速10 L·min^(-1),雾化温度350℃,毛细管电压3500 V,裂解电压100 V。依据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及质谱信息,对丹参与丹皮配伍煎液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归属,并比较配伍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鉴定并归属丹参与丹皮配伍煎液中19个成分,其中11个来自丹参,8个来自丹皮;配伍后丹酚酸类、芍药苷类成分含量高于单煎,而鞣质类成分含量降低。结论:丹参与丹皮配伍后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提高。
胡兴江贺庆程翼宇
关键词:丹皮配伍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汉邦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V/V),流动相B为乙腈,线性洗脱梯度为0~10 min,B相10%~20%,10~27 min,B相20%~33%,27~30 min,B相33%~70%,30~50 min,B相70%~85%;柱温:20℃;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在0.037 2~118.000 0,0.017 4~8.900 0,0.141~450.000,0.018 8~56.800 0,0.049 7~158.000 0,0.021 5~78.500 0,0.096 2~308.000 0 mg.L-1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2);各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5%~101.5%,RSD均<1.98%(n=6);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2.1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
翟学佳徐锦凤
关键词:丹参丹参素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I
高效液相色谱/质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双丹方活性成分被引量:5
2006年
运用LC/MS联用技术,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和丹皮酚4种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在Agilent XDB-C8柱上,以乙腈-水-0.1%醋酸为流动相,流速0.6mL/min,柱温35℃,梯度洗脱于26min内完成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同时以负离子模式检测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及正离子模式检测丹皮酚。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和专属性较好。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5.2%和9.9%。据此研究大鼠口服双丹方提取物后10h内血浆中上述4种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浓度在30min达到峰值,而芍药苷与丹皮酚浓度分别在60min及20min达到峰值。
潘坚扬程翼宇
关键词: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丹皮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