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RD01B03)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彦锋叶正芳魏云霞王耀龙周林成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生物脱氮
  • 3篇脱氮
  • 3篇固定化
  • 3篇固定化微生物
  • 2篇水处理
  • 2篇同步硝化
  • 2篇同步硝化反硝...
  • 2篇硝化
  • 2篇硝化反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废水
  • 1篇序批式
  • 1篇序批式反应器
  • 1篇生物处理
  • 1篇水生物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处理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化学改性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李彦锋
  • 2篇王耀龙
  • 2篇魏云霞
  • 2篇叶正芳
  • 2篇周林成
  • 1篇郑伟
  • 1篇马鹏程
  • 1篇赵光辉
  • 1篇李晓丽
  • 1篇贾小宁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热烈庆祝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VA大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SBBR脱氮被引量:3
2011年
用课题组研究开发的纳米复合聚氨酯大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SBR脱氮。SBR一个运行周期按进水5 min,曝气2.5 h,沉淀1 h,排水30 min的方式连续进行.系统稳定后,考察其脱氮效率,结果表明,进水COD为30~100 mg/L,经过一个周期,出水COD达到饮用水一级标准;进水NH+4-N的浓度为4.5~24.2 mg/L,出水NH+4-N浓度可稳定在0.4~1.5 mg/L,去除率在90%以上。考察在不同C/N下NH+4-N,COD以及TN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随着C/N的降低NH+4-N,COD的去除率基本不受影响,而TN的去除率随C/N的降低而降低。
魏云霞李斌李彦锋王耀龙叶正芳
关键词:生物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序批式反应器
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用氧化剂对3种不同密度的聚氨酯泡沫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研究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泡沫体上具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增加,有利于通过载体结合法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干态密度为30 kg/m3的改性聚氨酯泡沫体作为固定化高效微生物载体时,具有亲水性好、微生物负载量高的优点,所得固定化微生物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时呈现污染物去除速率快的动力学特征。
李彦锋赵光辉马鹏程周林成叶正芳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化学改性废水生物脱氮
高性能载体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污水研究进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反应易于控制、污泥量产量少、耐冲击性能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载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是影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重要因素,高性能载体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郑伟周林成徐艳艳叶正芳李彦锋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
文献传递
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阐述了氮化合物污染的现状及水体中氮化合物的危害。通过比较,总结各种脱氮方法的优缺点,并明确指出了在选择处理技术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重点分析几种生物法脱氮技术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王耀龙魏云霞李晓丽贾小宁李彦锋
关键词:废水处理生物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氨氧化
环境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正>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是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世界性问题。人口爆炸式膨胀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生活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与日俱增,既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也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李彦锋周林成张云李晓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