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RDB2009-27)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城臧东杰张建中钱佳丽李文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突变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家系
  • 2篇表皮
  • 2篇表皮松解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单纯型
  • 1篇单纯型大疱性...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对称性
  • 1篇多发性脂囊瘤
  • 1篇腰腹部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5篇张建中
  • 5篇臧东杰
  • 5篇周城
  • 2篇钱佳丽
  • 2篇李文海
  • 1篇孙青苗
  • 1篇徐建楠
  • 1篇杜娟
  • 1篇黄海艳
  • 1篇陈周
  • 1篇李厚敏
  • 1篇金彦
  • 1篇马晓蕾
  • 1篇贺美理
  • 1篇沈佚葳

传媒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RAD基因的一个新突变
2010年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中的DSRAD基因突变情况,探讨DSH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个DSH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应用PCR扩增DSRAD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分别检测2个家系中的患者及正常人,并选取50例无关正常人做对照。结果发现全部患者均存在DSRAD基因的杂合突变,家系1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第12内含子剪切位点突变c.3203-2A>C(IVS12-2A>C);家系2中所有患者的DSRAD基因缺失突变c.2433_2434delAG。但该两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未发现上述突变。结论此两个DSH家系中存在DSRAD基因的特异性突变,其可能使编码蛋白功能缺陷,导致皮肤色素异常。
臧东杰周城李文海沈佚葳马晓蕾黄海艳钱佳丽徐建楠张建中
关键词: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基因突变DSRAD基因
一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KRT1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一个中国汉族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PK)家系的角蛋白基因KRT1、KRT9、KRT10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个EPPK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角蛋白KRT1、KRT9、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表型正常家系成员及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发现家系内6例患者均存在KRT1基因错义突变c.1436T〉C,导致第479位的异亮氨酸被苏氨酸取代(I479T),在家系中6例正常人及50例对照者未发现上述突变.结论 错义突变KRTI的c.1436T〉C可能为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本例为国内首次发现的KRT1突变引起的EPPK家系.
钱佳丽臧东杰周城张建中
关键词:表皮松解突变
多发性脂囊瘤一家系7例
2011年
多发性脂囊瘤(steatocystoma multiplex,SM)又名多发皮脂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现报道一家族3代7人同患此病。
臧东杰周城贺美理张建中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个家系角蛋白14/角蛋白5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EBS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3个EBS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角蛋白KRT14和KRT5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表型正常家系成员及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全部患者均存在KRT14或KRT5基因的错义突变,分别为KRT14的c.1151T>C、c.1207G>T和KRT5的c.1261G>A,在家系中正常人及对照者未发现上述突变。结论:错义突变KRT14的c.1151T>C、c.1207G>T和KRT5的c.1261G>A可能分别为导致该3个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臧东杰周城金彦孙青苗陈周李厚敏杜娟张建中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单纯型角蛋白
发疹性黄瘤病1例被引量:1
2010年
臧东杰李文海周城张建中
关键词:黄瘤病发疹性腰腹部多发性丘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