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1088)
- 作品数:32 被引量:514H指数:13
- 相关作者:傅廷栋吴乃虎马朝芝孙其信倪中福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产物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大价值,了解其转录和翻译过程对解析温敏核不育机理和分离温敏核不育基因非常重要.利用基因芯片、蛋白质组技术结合遗传分析的方法,以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的培矮64S及两优培九自交后得到的F2群体为材料,从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分别筛选出可能与温敏核不育基因相关的24个特异表达基因以及6个特异表达蛋白质,并分析了这些产物的功能.
- 邢俊杰李莉李磊李强杲修杰曹孟良
- 关键词:水稻基因芯片蛋白质组
- 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被引量:101
- 2007年
- 【目的】建立甘蓝型油菜的高质量遗传图谱,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复杂性状打下基础并提供保证。【方法】以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SI-1300”及其恢复系“Eagle”组配得到的184个F2单株为群体,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技术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结果】该图谱共包含21个连锁群,涉及137个SRAP标记、143个SSR标记和118个AFLP标记。图谱总长1949.8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cM。以SSR标记为锚定标记,该图谱与国际标准图谱进行了初步对应。研究共发现了8个偏分离区域。【结论】根据对标记分布的均匀程度,图谱覆盖程度以及标记密度等方面的分析,本研究构建的甘蓝型油菜分子遗传图谱质量较高,并且SRAP标记可能是比AFLP标记更适合于图谱构建的标记体系。
- 李媛媛沈金雄王同华傅廷栋马朝芝
- 关键词:油菜AFLPSRAPSSR
- 强优势玉米杂交种雌穗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9
- 2007年
- 以强优势玉米杂交种豫玉22发育时期的雌穗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为进一步研究和分离杂种优势相关基因构建技术平台。选择玉米雌穗发育过程中的4个时期(生长锥伸长、小穗分化、小花分化和花丝始伸期)的雌穗组织分别构建了4个定向cDNA文库,依据基因组DNA饱和杂交的原理,将从4个独立的cDNA文库中提取的质粒混合,通过基因组DNA亲和体系饱和杂交,获得雌穗全发育时期均一化cDNA文库。该文库平均插入片段1.3kb,含有3×104个克隆。对文库中随机的150个克隆进行测序,81.6%的序列为非冗余序列,11.2%的序列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拷贝,并且主要来自多基因家族转录本,说明此文库的均一化有效。对测序结果进行功能聚类分析,发现文库序列涉及水解酶、转移酶、核苷酸结合蛋白、蛋白激酶、转录因子等基因,涉及环境应答、蛋白代谢、物质转运、个体发育等多个生化途径,说明该均一化文库基因覆盖度较高。该文库还包含有大量的未知基因,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 崔东辉张登峰贾冠清李波贺岩王守才
- 关键词:玉米CDNA文库杂种优势
- 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号及其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杂种优势机理,以期为最终揭示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积累试验数据。方法应用拟南芥cDNA芯片,以华油杂6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杂种和亲本在花蕾中的基因差异表达。结果杂种和母本8086A之间,有83个上调的转录本和331个下调的转录本;杂种和父本7-5之间,有94个上调表达的转录本和423个下调表达的转录本。在上调表达的转录本中,存在较多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讨论了这些基因和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号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磷酸核酮糖(PRK)的Northern印迹结果与芯片显示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基础代谢基因对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的形成影响较大。拟南芥cDNA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甘蓝型油菜及其近源物种的基因表达分析。
- 沈俊儒吴建勇张剑刘平武杨光圣
- 关键词:华油杂6号杂种优势
- 油菜转录因子BnZFP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为克隆油菜ZFP类转录因子基因,初步阐明其功能。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基因和体内检测;花沾法转化拟南芥,Northernblotting检测转基因后的表达。从甘蓝型油菜中分离了一个新的ZFP类转录因子,它编码377个氨基酸,与拟南芥AtZFP基因(At2g29660)的碱基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6.2%,命名为BnZFP。该基因在父本、母本和F1代不同发育时期中均能较稳定的表达;该基因转化拟南芥,对获得的转BnZFP基因拟南芥进行了North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拟南芥中得到过表达;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较,过表达BnZFP的转基因拟南芥在萌发、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过程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变化,该基因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兰王磊王磊范云六
- 关键词:油菜拟南芥转录因子锌指蛋白
- 甘蓝型油菜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被引量:17
- 2007年
- 以甘蓝型油菜pol CMS不育系1141A及其恢复系花叶恢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并进一步构建可育和不育分离群体集团。利用RAPD、SSR、AFLP等技术进行标记筛选,获得与Rfp基因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这2个标记分布于Rfp的两侧,其中,AFLP标记E7P16230与Rfp遗传图距最近,为4.3cM;另一侧的RAPD标记S1-500与Rfp遗传图距为10.8cM。
- 刘平武李赟何庆彪杨光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分子标记
- 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NP的方法被引量:9
- 2006年
- SNP是具有广泛利用潜力的第3代分子标记,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SNP的方法。设计思路是:根据已知SNP位点设计2条特异正向引物,其最后一个碱基分别与已知SNP的2个碱基相同,同时在1条引物的5′端添加1段20 bp左右的其他物种的特异序列(如细菌DNA序列),然后选择1条合适的反向引物;最后同时加入3条引物,通过梯度PCR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进行PCR反应。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将玉米的ZDS基因定位在玉米第7染色体短臂7.02 Bin。这种检测SNP的方法设计简单,费用低廉,尤其适合SN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构建或者基因定位。
- 郑艳萍Chander Subhash杨小红周俊青李建生严建兵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定位
- 水分胁迫下一氧化氮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9
- 2008年
- 以2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利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小麦幼苗,探讨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50molL-1 SNP可增加小麦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目,分别比对照增加11.94%和83.78%。同时,SNP可使水分胁迫下小麦的根系活力提高55.88%,根系K+的含量提高42.52%。膜片钳全细胞电流显示,SNP处理可增强小麦根细胞质膜内向K+电流,而NO的专一清除剂c-PTIO可以逆转SNP的上述效应。因此认为,外源NO可通过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强根细胞质膜内向K+通道的活性,从而促进根细胞对K+的吸收以适应水分胁迫。
- 闻玉赵翔张骁
- 关键词:小麦一氧化氮水分胁迫离子通道根系
- 光敏核不育水稻OsRacD启动子的分离及其育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以水稻OsRacD的cDNA序列为探针筛选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基因组文库,获得了一个包含2kb的Os-RacD启动区和396bp编码区序列的阳性克隆。与反向PCR克隆的水稻农垦58N该基因的启动区比较,证实该基因的启动区在农垦58S和农垦58N的同源性达到99.8%,且在预测的调控元件上不存在碱基差异。说明农垦58S和农垦58N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出的育性差别,并非两者在OsRacD调控序列结构上的差别所致,而与基因表达的发育调控有关。
- 梁卫红吴乃虎
- 关键词:光敏核不育性水稻基因组文库启动子
- 利用改进的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烟草中受乙烯利诱导的新基因(英文)被引量:6
- 2005年
- 利用改进的差异显示技术从烟草中分离受乙烯利调控的新基因。在分离到的 2 4个差异片段中 ,通过点杂交验证 ,表明其中 17个为阳性。对这些阳性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有 4个新基因 (DF6 ,DF8,DF9,DF13)。其中DF8是一个未知基因 ,其他 3个通过GenBank搜索可以找到一些同源的已知基因。RT PCR分析表明 ,DF6、DF8、DF13在对照中也有表达 ,受乙烯利诱导其表达水平上调。而DF9则仅在处理植株中表达。
- 余涛易平支立峰李阳生朱英国
- 关键词:DDRT-PCR乙烯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