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7068)

作品数:18 被引量:278H指数:10
相关作者:苗世洪钱甜甜冉晓洪吴英杰姜臻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输电
  • 8篇直流
  • 7篇直流输电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系统
  • 3篇电流
  • 3篇柔性直流
  • 3篇柔性直流输电
  • 3篇滑模
  • 3篇交直流
  • 3篇交直流混联
  • 3篇交直流混联系...
  • 3篇高压直流
  • 3篇高压直流输电
  • 3篇电系统
  • 2篇电能
  • 2篇电网
  • 2篇电压
  • 2篇调度
  • 2篇直流输电系统

机构

  • 1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 1篇国网陕西省电...

作者

  • 15篇苗世洪
  • 6篇钱甜甜
  • 5篇冉晓洪
  • 4篇吴英杰
  • 3篇姜臻
  • 3篇侯俊贤
  • 3篇刘子文
  • 3篇白浩
  • 2篇尚亚男
  • 2篇于之虹
  • 1篇裘微江
  • 1篇黄龙祥
  • 1篇周良松
  • 1篇刘沛
  • 1篇刘阳升
  • 1篇郭红霞
  • 1篇马帅
  • 1篇王昱力
  • 1篇徐浩
  • 1篇李超

传媒

  • 10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网技术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定量反馈理论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鲁棒控制器被引量:5
2016年
PI控制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控制器的主流,但面对系统的不确定性时,PI控制器表现出较弱的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在传统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反馈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控制策略。该策略在设计中可以考虑相位信息,直观地权衡控制器复杂性与性能指标,设计方法简单,易于工程人员现场调节和操作。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用PSCAD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与PI控制器下的系统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
钱甜甜苗世洪冉晓洪吴英杰
关键词: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鲁棒控制定量反馈理论
基于多状态Markov模型和逆最优理论的HVDC附加控制器被引量:3
2018年
高压直流输电(HVDC)的附加控制器可以显著改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定性,但电力系统在随机大扰动下呈现出连续时间动态和离散事件相互作用的混杂特性,使得基于系统固定工况的传统建模方法无法全面描述系统的运行状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状态Markov模型和逆最优理论的HVDC附加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多区域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多状态Markov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直流混联Markov系统的逆最优反推控制策略,该策略将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渐近稳定控制律的求解问题,不仅能够确保随机扰动下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还解决了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系统全局优化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求解HJI偏微分方程,使控制策略易于工程实现。在选择控制参数时,以设备停运率替代Markov系统的状态转移率,因而可在满足系统多状态特性的同时,避免由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复杂性给控制策略的实现带来的困难。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所提的HVDC附加控制器能显著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刘子文苗世洪苗世洪魏德华晁凯云范志华
关键词:交直流混联系统高压直流输电附加控制多状态MARKOV模型
基于电压崩溃指数的极限传输容量实用计算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崩溃指数的极限传输容量计算模型和实用化算法。该方法与传统连续性方法相比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以原始牛顿法为潮流计算核心,不会出现连续潮流扩展雅可比矩阵奇异的现象;根据雅可比矩阵信息计算相应的电压崩溃指数,该参数可以引导整个状态推演过程,将系统负荷(或发电)状态准确定位至功率极限点;利用雅可比矩阵信息自动选取合适的状态推演步长,确保全网负荷(或发电)变化能够准确地向系统临界点逼近;整个推演过程以雅可比矩阵为计算核心,不需要每步状态推演都有完整的牛顿迭代过程,从而使计算速度大幅提升。对诸多系统的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姜臻苗世洪尚亚男侯俊贤于之虹
关键词:极限传输容量
跨区域互联电网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8
2017年
为确保电网安全,保证跨区域电力交易的正常进行,提出了计算跨区域互联电网可用输电能力的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仅需交换边界节点电压和购电用户有功负荷增长量即可准确地计算出跨区域互联电网的可用输电能力。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的外网等值模型,使各个区域从互联电网中解耦。同时,建立了虚拟的平衡节点和自动调节的边界注入功率,使各个区域可以进行独立的潮流计算。然后,采用分布式潮流计算对区域电网的潮流进行校正,旨在减小各个区域电网潮流计算的偏差。最后,根据定义计算出了跨区域互联电网的可用输电能力。通过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徐劭翔苗世洪周良松
关键词:可用输电能力外网等值
基于边界特征的高压直流输电长线路故障判别方法被引量:23
2018年
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长线路的高频信号衰减作用对目前基于线路边界保护原理的影响。研究了边界的频率特性以及平波电抗器对电流变化率的抑制作用,进而提出了由单端特征频率电流构造的直流线路故障判别方法。在所提出的直流保护方案中,使用特征谐波电流幅值构造启动判据,同时使用特征谐波电流变化量构造保护判据,算法简便且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基于线路边界的暂态特征。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双极24脉动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判据能准确地区分区内外故障并进行故障选极,受过渡电阻和长线路的影响很小,可以实现全线速动。
魏德华苗世洪刘子文李力行段偲默晁凯云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考虑风光荷联合作用下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建模被引量:38
2014年
为了解决风光荷等多种随机因素对系统调度带来的问题,需进行含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通过引入风电与光电功率以及负荷预测偏差的概率分布,并考虑各种随机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风光荷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典型运行方式下失负荷风险模型和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采用失负荷损失量约束取代一般调度模型的失负荷概率约束。利用改进的超分位数方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解析法相结合进行仿真计算。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及随机因素关联性,根据典型运行方式经济调度模型,不仅能得到不同置信水平、随机因素不同关联程度的系统最优调度结果,还可在满足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性最优。
冉晓洪苗世洪刘阳升姜臻徐浩
关键词:经济调度风光互补失负荷概率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交直流系统Markov切换控制器设计被引量:2
2017年
高压直流输电的附加调制功能可以明显改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定性。远方反馈信息的不健全和时滞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发生随机跳变时,系统的精确模型更加难以得到,系统可能由于仍采用跳变前的控制策略而失稳。通过考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复杂动态交互行为与广域测量系统的时变时滞特性,利用全状态反馈线性化理论,建立能反映交直流混联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Markov切换模型与时滞控制模型,并提出状态转移矩阵未知条件下非线性Markov切换控制策略,设计其稳定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Markov切换模型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非线性控制方法可显著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又具有一定的时滞鲁棒性。
刘子文冉晓洪苗世洪
关键词:交直流混联系统时变时滞广域测量系统
VSC-HVDC系统的离散滑模控制被引量:4
2015年
VSC-HVDC的基于连续时域的控制系统多由计算机离散采样实现。对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VSC-HVDC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并使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器。为保证控制器在准滑模控制下的有效性,在输出反馈中采用快速输出采样技术。在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离散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钱甜甜苗世洪白浩吴英杰刘子文
关键词:VSC-HVDC离散滑模控制
联合发电系统用于含电动汽车的配网可靠性评估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组成联合发电系统,并用于含电动汽车的配网可靠性评估。根据行驶习惯将电动车划分为自由汽车和规律汽车,并分别建立充放电模型。基于燃油车的统计数据及充电开始时刻和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建立自由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放电容量的统计模型,并由日常调度安排建立规律电动汽车的负荷模型。根据配网内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曲线、日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出力,分析求解孤岛内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电时间,并联合故障持续时间分析孤岛内负荷的停电时长和次数,然后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法完成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以IEEE RBTS-Bus 6测试系统实例对评估算法进行验证,并从储能装置容量、电动汽车的V2G技术、行驶规律、充电模式和渗透率5个方面对配网可靠性进行量化分析。
白浩苗世洪钱甜甜张丕沛
关键词:可靠性评估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储能电池联合发电系统
基于最优功率分配的多端直流网络改进下垂控制策略被引量:19
2016年
由于多端直流系统各输电通道距离不一致以及直流线路本身电阻较大,导致远距离、大容量直流输电系统的铜耗较大。为了实现整个系统铜耗最小的站间协调控制,构建未考虑本地负荷与考虑本地负荷时直流电压下垂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引入换流站可调容量大小,使得各换流站"量力而行"地参与下垂控制功率调整。利用PSCAD/EMTDC建立该四端直流系统的详细模型,仿真验证了正常运行及故障工况下该系统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少直流系统铜耗,有效改善交流侧故障引起的直流侧功率振荡,实现紧急功率支援。
冉晓洪苗世洪吴英杰钱甜甜
关键词:多端直流输电最优功率分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