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20065)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晓东朱力宇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估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和环境质量委员会的相关法规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评估对象不仅包括工程和项目,也包括行政规章等立法文件。欧盟的《影响评估指引》,对立法环境影响评估的指标、方法和模型做出了分析和界定。在现有的条件下,主要应将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作为我国立法评估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研究和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将行政机关提出的法律草案及其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环境影响评估纳入到行政机关主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我国的立法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可以借鉴和使用成本收益的经济分析方法。
- 孙晓东
-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环境影响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根据现实国情和法理,可以确立由效果、效率和成本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作为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的基础。通过采集数据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从而对"效果"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数据分析或其他实证分析的方式来评估"劳动争议解决的时间"、"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衔接程度"等二级指标,从而综合评估"效率"指标。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运行的成本涉及到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平衡,在对"劳动争议解决的个人成本"、"劳动争议解决的社会成本"等二级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运行成本做出评估。
- 孙晓东
- 关键词:劳动争议指标体系
- 立法评估的制度构建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立法评估的主体、对象、方法、目标等要素构成了立法评估制度的主要内容。评估主体可以分为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参与式评估等方法。立法评估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
- 孙晓东
-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是评估立法质量的通用标准体系。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确立,应该遵循适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结构由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估值等要素构成。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由法律法规自身的维度、法律法规的经济影响维度、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维度和法律法规的环境影响维度组成。在评估维度中,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估值对事实和现象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
- 孙晓东
-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维度
- 北京市与上海市地方立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北京市与上海市都是地方立法比较发达的城市,其地方立法都具有典型意义。北京市和上海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既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差异之处,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了地方立法之中。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地方立法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掌握地方立法的特点、认识地方立法的构成、总结地方立法的科学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孙晓东朱力宇
- 关键词:地方政府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