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46)

作品数:12 被引量:161H指数:9
相关作者:叶文才殷志琦张现涛张晓琦刘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学成
  • 7篇化学成分
  • 4篇桑叶
  • 3篇黄酮
  • 2篇英文
  • 2篇糖基化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白僵菌
  • 2篇大黄酸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三萜
  • 1篇桑种
  • 1篇桑种子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
  • 1篇水溶性成分
  • 1篇糖基化作用
  • 1篇蜕皮甾酮
  • 1篇葡萄
  • 1篇化学物

机构

  • 12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暨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作者

  • 12篇叶文才
  • 7篇殷志琦
  • 5篇张现涛
  • 4篇张晓琦
  • 3篇潘一乐
  • 3篇赵守训
  • 3篇刘利
  • 3篇汪豪
  • 2篇周长林
  • 2篇韩伟立
  • 2篇张雷红
  • 1篇陆志琳
  • 1篇倪丽
  • 1篇窦洁
  • 1篇轧霁
  • 1篇张维库
  • 1篇徐玉娟
  • 1篇张云天
  • 1篇范春林
  • 1篇吴佳俊

传媒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蚕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药材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蒙桑叶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蒙桑Morus mongolic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通过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l-脱氧野尻霉素(1)、Fagomine(2)、肌醇c(3)、moracin M(4)、moracin M3-O-β-D-glucopyranoside(5)、umbelliferone(6)、scopoletin(7)、syringaresinol(8)、2,4,2′,4′-tetrahydroxychalcone(9)和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2、3、5~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9为一新天然产物。
景莹张晓琦韩伟立张云天叶文才
关键词:化学成分
白僵菌转化的一个新蒽醌苷类化合物(英文)
2008年
目的:研究白僵菌对大黄酸葡萄糖甲基化的转化作用。方法:在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利用生长细胞对其进行生物转化。发酵液离心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以及二维核磁共振光谱鉴定结构。结果:转化产物为大黄酸糖基化衍生物,结构鉴定为7-O-(4′-甲氧基-β-D-葡萄糖)。结论:芦荟大黄素(1)是一个新化合物。
殷志琦王磊叶文才张健周长林赵守训
关键词:白僵菌大黄酸糖基化
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研究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化学分类学意义。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华东唐松草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华东唐松草的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1),皮契荔枝苷(2),xanthohypericoside(3),龙胆根黄素(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α-L-鼠李糖苷(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α-L-鼠李糖苷(8),2,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9)和正丁基果糖(10)。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华东唐松草中含有的这些成分更接近耧斗菜族,可能为阐明唐松草属特殊的分类学地位提供化学成分上的依据。
张现涛汪豪殷志琦叶文才赵守训
关键词:化学成分
羊齿天门冬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对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 Ham,ex D.Do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蜕皮甾酮类化合物:β-ecdysterone(1)、25-hydroxydacryhainansterone(2)、stachystemneB(3)、5-deoxykaladaslemne(4)、calonystemne(5),2个木脂紊类化合物:syrl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6)、(+)-nyasol(7),1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O-femloylglyceml(8),p谷甾醇(9)和β-胡萝卜苷(10)。结论:其中化合物2-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为新的天然产物。
吴佳俊汪豪叶文才左小峰赵守训
关键词:蜕皮甾酮化学成分
海金沙草中一个新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英文)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海金沙草(Lygodium japon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学成分,结合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金沙草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24R)-stigmastan-3β,5α,6-tβriol 3-O-β--Dglucopyranoside(1),6-O-p-coumaroyl-D-glucopyranose(2),6-O-caffeoyl-D-glucopyranose(3),and 1-O-(E)-caffeoyl-β-D-gentiobiose(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4为首次从海金沙科中分离得到。
张雷红范春林张现涛殷志琦叶文才
关键词:酚苷
广东桑种子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舍物的结构。结果:从广东桑种子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蜕皮松(1)、无羁萜(2)、熊果酸(3)、柚皮苷(4)、柚皮素(5)、山柰酚(6)、槲皮素(7)、苯甲酸1-O-β-D-吡喃葡萄糖苷(8)、苯甲酸(9)及β-谷甾醇(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轧霁张晓琦叶文才徐玉娟施英
关键词:广东桑化学成分黄酮三萜
鲁桑叶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6
2007年
目的:研究鲁桑Morus multicauli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鲁桑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脱氧野尻霉素(1),fagom ine(2),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 in(3),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5),槲皮素(6),莨菪亭(7),D-天门冬氨酸(8),L-脯氨酸(9),D-α-丙氨酸(10),肌醇c(11),胡萝卜苷(12)。结论:以上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韩伟立刘利张晓琦叶文才潘一乐姚新生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
白僵菌对大黄酸的葡萄糖基化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利用白僵菌的生物转化功能,生物合成大黄酸的葡萄糖基化衍生物。方法:在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利用生长细胞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结果:确定大黄酸的糖基化衍生物为:3-羟甲基-β-D-葡萄糖-芦荟大黄素醇苷。结论:白僵菌对大黄酸具有对羰基的还原以及葡萄糖基化生物转化作用,合成的3-羟甲基-β-D-葡萄糖-芦荟大黄素醇苷为新的大黄酸衍生物。
陆志琳殷志琦窦洁叶文才周长林
关键词:白僵菌大黄酸糖基化
桑叶次生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22
2005年
通过色谱分离与波谱鉴定,对桑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5,7-二羟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7-d ihydroxycoum arin-7-O--βD-glucopyranoside,1);5,2,′4′-三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5,2,′4-′trihydroxy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2);东莨菪苷(scopolin,3);丁二酸(butaned ioic,4);3,4-二羟基苯甲酸(3,4-d ihydroxybenzoic ac id,5);山柰酚-3-O-(6″-O-2-丁烯酰)-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2-butenoyl)--βD-glucopyranoside,6];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7-d i-O--βD-glucopyr-anoside,7);尿嘧啶(urid ine,8);胸腺嘧啶(thym ine,9);D-半乳糖醇(D-galactitol,10)。其中化合物5-10为首次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刘利殷志琦张雷红张现涛潘一乐叶文才
关键词:桑叶次生代谢产物
桑叶中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桑叶中的水溶性成分。方法:应用离子交换树脂,ODS等多种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应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桑叶95%乙醇提取物的水、正丁醇部位及醇提后桑叶残渣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Fagom ine(1,2,5-trideoxy-1,5-im ino-D-arab ino-hexitol)(1),DNJ(1,5-D ideoxy-1,5-im ino-D-G luc itol)(2),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 in(3),1,4-D ideoxy-1,4-im ino-(2-O-β-D-glu)-D-arab in itol(4),环(亮-异亮)二肽(5),天冬氨酸(6),苯丙氨酸(7),缬氨酸(8),酪氨酸(9),尿嘧啶(10),胸腺嘧啶(11),胡萝卜苷(12)。化合物5-9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倪丽张现涛殷志琦汪豪叶文才
关键词:桑叶水溶性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