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66)

作品数:7 被引量:127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庆赖挺程新颖尹华军郑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亚高山
  • 2篇亚高山针叶林
  • 2篇针叶
  • 2篇针叶林
  • 2篇树洞
  • 2篇树种
  • 2篇川西亚高山
  • 1篇对叶榕
  • 1篇胸径
  • 1篇营养元素
  • 1篇营养元素含量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定居
  • 1篇云杉
  • 1篇云杉林
  • 1篇增温
  • 1篇入侵
  • 1篇入侵种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阿坝州川西林...

作者

  • 2篇尹华军
  • 2篇张树斌
  • 2篇程新颖
  • 2篇杨廉雁
  • 2篇郑征
  • 2篇赖挺
  • 2篇刘庆
  • 2篇曹敏
  • 1篇王三根
  • 1篇郝云庆
  • 1篇蒋先敏
  • 1篇陈辉
  • 1篇林波
  • 1篇朱万泽
  • 1篇沈维
  • 1篇张霜

传媒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65年人工云杉林种子雨、种子库和幼苗定居研究被引量:39
2011年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已成为亚高山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否具有持续的自然更新能力,是决定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群落演替方向和维持该区针叶林大面积存在的基础。以川西米亚罗亚高山人工云杉(Piceaasperata)林(65a)为研究对象,对种子雨量年际变化、土壤种子库动态、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等更新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连续7年(2002–2008年)的野外观测,以研究人工云杉林更新潜力及影响其更新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该区云杉林种子雨一般从每年的10月初开始下落,一直到翌年的1月底或2月初结束;云杉种子散落存在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种子散落周期为4年,且大小年之间种子产量差异极大;云杉种子从下落到土壤到种子完全失去活力不到1年时间,属于Thompson和Grime定义的第II类土壤种子库类型。腐烂死亡和动物取食是土壤种子库损耗的主要因素,而种子通过萌发真正转化为幼苗的比例非常低,仅占2002年下落种子总量的3.6%。种子萌发后,环境筛的作用导致云杉幼苗大量死亡,尤其是在种子萌发后的一个生长季节内,其死亡率高达78%。凋落物和苔藓是构成人工云杉林下地表的两种主要地被物类型,二者占所有调查幼苗数量的93%左右;两种地被物类型上0–2cm层幼苗存活率最高,分别占存活幼苗总数的76.07%和86.72%,随地被物厚度增加,幼苗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幼苗死亡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表明林下地被物厚度也是影响云杉幼苗定居的重要因素。两种地被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除株高之外,分布在苔藓上的云杉幼苗生长参数(地径、分枝数、干重以及干重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分布于凋落物上的幼苗,表明苔藓地被物更有利于云杉幼苗定居。尽管该区大量云杉种子下落,但由于种子的高损耗率、幼苗的低输出率以及萌发幼苗的高死亡率,使得人工云杉林下种子通过�
尹华军程新颖赖挺林波刘庆
关键词:云杉种子雨亚高山针叶林
增温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内不同光环境下红桦和岷江冷杉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4
2008年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森林类型。开展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树种对气候变暖响应差异的研究,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亚高山针叶林植被组成和森林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两种主要树种——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为研究材料,采用开顶式增温法(Open-top chamber,OTC)模拟气候变暖,研究了增温对全光条件和林下低光环境中(约为全光的10%)生长的红桦和岷江冷杉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在人工林环境下,OTC使增温框内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升高了0.51和0.33℃;而在林外空地处,OTC使二者分别升高了0.69和0.41℃。研究结果显示,增温总体上促进了两种幼苗的生长和生理过程,并促使幼苗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其同化部位——叶,使幼苗的根冠比(R/S)显著降低。增温通过增加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等光合参数,促进了幼苗的光合过程和生长。然而,增温对两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效果与植物种类及其所处的光环境有关。增温仅在林外全光条件下显著影响红桦幼苗的生长和生理过程。岷江冷杉幼苗对增温的响应与红桦相反,即增温仅在林下低光环境下对岷江冷杉幼苗的生长和生理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这种响应差异可能赋予这两种植物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对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森林动态产生潜在影响。
尹华军赖挺程新颖蒋先敏刘庆
关键词:红桦岷江冷杉亚高山针叶林
光和温度对西双版纳地区先锋树种对叶榕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该研究应用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梯度,探讨对对叶榕(Ficus hispid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灯条件下(红光和远红光比例(R/FR)为4.56,光量子密度(PPFD)约为90μmol·m–2·s–1),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有显著影响,而对最终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叶榕的种子为光敏性种子,萌发严格需光,R/FR对种子最终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较高的R/FR促进种子萌发,而较低的R/FR抑制种子萌发。光强影响种子的萌发速率,较弱的光照可以延缓种子萌发,但并不能完全抑制其萌发。在30℃条件下,对叶榕的种子可以在较高的R/FR(0.42)水平下萌发,但温度为23/20℃时,种子对R/FR的要求增高,0.42的R/FR不能导致种子萌发。说明较低的温度和R/FR都可以显著抑制对叶榕的种子萌发,而较高的温度和R/FR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陈辉张霜曹敏
关键词:对叶榕光敏性温度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洞数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树洞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育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保存较完整的亚热带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区域,选取6个面积为1hm2的样地,通过每木调查,探讨了树洞的数量特征;同时,分析了树洞密度和每木洞口数量在树种、径级和树高级间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与其它许多森林相比,哀牢山森林拥有很高的树洞密度,达每公顷184个树洞;②个体洞口数量在树种之间有差异;③随着胸径和树高的增加,个体洞口数量不断增多;④森林生态系统树洞的丰富度受演替阶段所影响.
杨廉雁郑征张树斌
关键词:树种胸径树高
清除优势草本植物对西双版纳飞机草-马唐群落中木本幼苗的影响
2010年
在农业弃耕地上通常会出现由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演替早期群落。为研究优势草本植物对群落中木本幼苗及群落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对木本幼苗的影响有何差异,在西双版纳地区选取由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和本地植物马唐共同占优势的演替早期群落,实施物种清除实验,观测样地中木本幼苗的高增长及死亡补充情况,同时对群落微环境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清除优势种显著提高了木本幼苗的高增长,降低了其死亡率,并且使新增幼苗数量有所提高。清除优势种对0-50cm幼苗高增长和死亡率的影响均大于50-100(或200)cm幼苗。清除处理显著提高了样地的冠层下可见天空比例,但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不显著。飞机草和马唐均能形成浓密的冠层,通过对光的竞争抑制木本幼苗的生长,且这两者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差异。该地区次生林中常见的先锋树种在研究样地内均有幼苗存在,但其生长却受到优势草本植物的强烈抑制。因此,对演替早期群落中草本植物的控制与管理应同时注意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杂草。
沈维曹敏
关键词:外来入侵种本地种
川滇高山栎灌丛萌生过程中的营养元素供应动态被引量:16
2010年
萌生更新是森林更新的重要方式,是硬叶栎林受到干扰后植被恢复的主要机制。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折多山东坡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des)灌丛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砍伐后灌丛萌生过程中基株根系和萌株生物量动态、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基株根系和土壤对萌株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元素供应动态。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灌丛平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11.25±0.92)t·hm-2和(34.85±2.02)t·hm-2,具有较大的根冠比(3.10:1);萌生过程中,萌株生物量呈线性增加趋势,以灌丛活细根生物量变化为最大,其次是活中根和活粗根,树桩和根蔸生物量变化最小;萌生过程中,灌丛细根和中根N、P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萌生初期树桩、粗根和根蔸中N和K的含量明显下降,根蔸中Ca含量略有下降,而P没有明显下降,根系Mg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灌丛地下根系储存了较多的营养元素;土壤、树桩、粗根和根蔸是川滇高山栎灌丛砍伐后0-120天萌生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砍伐后60天,萌株生长所需的营养除K元素主要来源于根系外,其余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在砍伐后60-120天,基株根系对萌株生长所需的N、K和Ca贡献较大,而对P和Mg的贡献较小;在砍伐后120-180天,根系除K元素对萌生生长还保持较大的贡献外,对其余营养元素的贡献均较小。高山栎林管理要注重加强地下根系的保护。
朱万泽王三根郝云庆
关键词:生物量营养元素含量川滇高山栎
森林生态系统空心树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空心树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它在生物多样性保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巢居动物显得更为关键。综合阐述了近年来空心树生态学研究进展,首先解释了空心树的界定和类型划分,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和树木自生特性对空心树形成的作用,其次概述了空心树和树洞的丰富度与分配格局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空心树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杨廉雁张树斌郑征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树洞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