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012929)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苗国栋刘恩益刘玉平曾俏梅江妙玲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强迫症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双相
  • 2篇强迫症患者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共病
  • 1篇症状
  • 1篇色胺
  • 1篇少年
  • 1篇少年期
  • 1篇双相情感障碍
  • 1篇双相障碍
  • 1篇强迫症状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期
  • 1篇情感障碍
  • 1篇转移酶
  • 1篇转运体

机构

  • 3篇广州市脑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苗国栋
  • 3篇刘玉平
  • 3篇刘恩益
  • 2篇曾俏梅
  • 1篇李爱凤
  • 1篇李启荣
  • 1篇江妙玲
  • 1篇文启琴
  • 1篇蓝晓嫦
  • 1篇阳琼
  • 1篇徐贵云

传媒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少年期起病的双相障碍与强迫症共病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期起病的双相障碍与强迫症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双相障碍和强迫症共病患者(共病组)36例及强迫症患者(OCD组)31例,完成自编调查问卷、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评。结果:OCD组的男性比例高于共病组;共病组的强迫症病程、平均治疗时间长于OCD组。结论:双相障碍与强迫症共病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共病对患者的病程及疗效均有影响。
阳琼苗国栋李启荣徐贵云李爱凤
关键词:双相障碍强迫症共病
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强迫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04例强迫症患者的5-HTTLPR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连线试验A和B测评所有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强迫症状。结果不同基因型(S/S,S/L,L/L)组间强迫症患者的WCST测试、连线测试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三个基因型组间强迫症状总分、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5-HTTLPR基因多态性作为强迫症临床症状或认知功能损害的候选基因。
刘恩益刘玉平文启琴苗国栋曾俏梅
关键词:强迫症临床症状五羟色胺转运体
单纯强迫症与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单纯强迫症与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连线试验A和B、韦氏积木拼图子测试评估81例单纯强迫症和74例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和操作智商。结果伴双相障碍共病的强迫症患者注意、执行功能以及操作智商较单纯强迫症患者差。结论共病双相障碍会加重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刘玉平苗国栋刘恩益蓝晓嫦
关键词:强迫症共病现象双相情感障碍
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认知功能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88名OCD患者应用PCR及RFLP技术检测COMT基因的多态性;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连线试验A和B、韦氏积木拼图子测试测评所有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和操作智商。结果 OCD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χ2=0.00,P=0.99);患者的WCST测试,连线测试A和B以及韦氏积木拼图测试在G/G、G/A、A/A三个基因型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OCD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和操作智商可能并不会受COMT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刘恩益黄雄刘玉平苗国栋曾俏梅江妙玲
关键词:强迫症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