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10014)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史育华国万忠周燕袁艳平李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哲学
  • 2篇儒学
  • 2篇网络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道体
  • 1篇新儒学
  • 1篇新兴媒体
  • 1篇修养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建构
  • 1篇张君劢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哲学
  • 1篇生命
  • 1篇师德

机构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篇史育华
  • 2篇国万忠
  • 1篇王俊刚
  • 1篇饶桂生
  • 1篇李佳
  • 1篇袁艳平
  • 1篇周燕
  • 1篇刘春伶

传媒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庄子哲学中“道体”与“实体”的通约
2015年
庄子哲学具有大生命意境。庄子力求通过纯粹的"道体"体验而揭示被人类以经验和常规所遮蔽的"实体"世界,进而建立一个真实的"实体—道体—实体"的世界。由"道体"世界到"实体"世界唯一通约就是"体验",这种"体验"是纯粹的生命体验,也是纯粹的生命思维模式的转化。这种纯粹"体验"的获取是对"实体"世界的超越和对"道体"世界的回归,庄子的生存法则就是这种超越和回归的统一。
史育华
关键词:庄子生命道体
文化的哲学与哲学的文化——兼论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切融点
2016年
哲学是文化的重要来源和主要构成要素。哲学与文化的最终指向是生命与幸福,这种指向的表征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是社会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运动。文化作为人类卓立于自然界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其传承灵魂是不同时期的哲学,这是文化的哲学;哲学作为思想的动态化系统呈现,其实践表征必然是民族性的文化,这是哲学的文化。文化与哲学的切融点是生命与幸福。
刘春伶史育华
关键词:文化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儒学
文化的网络与网络的文化——基于互联网平台新兴媒体的文化诉求与意识形态建构被引量:2
2014年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媒体广泛出现,进而使得个体的话语张力、舆论场域的空间半径得以拓展,时间半径得以延伸,这对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直接的作用。立于先进文化的视阈,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网络信息及传播技术相联系,明确了先进文化对新兴媒体的引领作用及新兴媒体对先进文化的传播价值,在先进文化与新兴媒体的统一中探索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塑构路径。
国万忠史育华
关键词:互联网新兴媒体文化意识形态
论青年学生网络伦理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年学生成为网络使用者中最大和最重要的群体。网络在促进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交流的同时,也使网络伦理矛盾冲突日趋明显。在阐述网络伦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年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问题,并就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网络伦理教育、心理疏导、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和网络空间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饶桂生
关键词:青年学生网络伦理
诚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被引量:3
2011年
诚信作为我国社会基本道德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角度来看,都是教师队伍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意识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诚信的态度保障备课的质量和效益,在授课中与学生进行真正的心灵碰撞,辩证地看待学生成绩和自己的成绩;同时,教师要时刻注重以诚信塑造教师的个人魅力,进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的良好形象的建设。
袁艳平李佳国万忠
关键词:诚信教师队伍建设师德
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对提升教学魅力的启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程以其新颖、独特的授课方式受到了国内大学生广泛的热捧。教学注重交流,强调对话,着力创设课堂情境体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以个性魅力、学识魅力、思辨魅力带动课堂魅力。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提升教学魅力、优化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俊刚周燕
关键词:教学魅力
从“本体”到“本位”——张君劢“中国文化走向问题”脉系梳点被引量:1
2016年
张君劢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问题是当前中国哲学界需要再次探讨的新儒学问题。在围绕这一问题的众多已有界定中,学者们往往从"精神自由"的字面表达来界定张君劢文化哲学研究的立场、方法和归宿,这致使其割裂了张君劢文化建设总纲领中"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指向的本质关系。张君劢文化哲学脉系的本原价值是将"人生观"作为民族文化的基础,将"学问之独立王国"的建立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将"民族活力"作为立国之道的根本途径,而"民族活力"的激发来自于儒学复兴,这一路径的终极指向在于挽救民族危亡。
史育华
关键词:新儒学文化走向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