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EA07007)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叶浩生李明况志华耿进昂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金属学及工艺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心理
  • 2篇心理结构
  • 2篇心理学
  • 2篇责任心
  • 2篇理学
  • 2篇尽责
  • 1篇当责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责任
  • 1篇道家
  • 1篇心理思想
  • 1篇心理学分析
  • 1篇心理学视野
  • 1篇学分
  • 1篇责任感
  • 1篇责任归因
  • 1篇真人
  • 1篇人际
  • 1篇人际关系
  • 1篇内在规定性

机构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6篇叶浩生
  • 3篇况志华
  • 3篇李明
  • 1篇耿进昂

传媒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应用心理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责任拒绝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被引量:2
2008年
责任拒绝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核心是为了免除责任归因所带来的内疚感和来自他人的谴责或惩罚。责任拒绝的典型方式有两种:一是寻找借口,二是极力辩解。除了因为无知而拒绝责任外,责任拒绝的成因主要有四类:责任观念淡漠,责任扩散效应的影响,逃避谴责或惩罚,避免付出代价。预防责任拒绝一是要强化立法与执法效能,二是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三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四是要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五是要提高国民知识素养。
况志华叶浩生
关键词:法律责任道德责任
责任心的多元研究与测量被引量:8
2008年
责任心研究理论背景的多元性,决定了其测量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多元特征。文章介绍了心理动力学、人格心理学领域和社会认知等不同领域的责任心测量探索;并对责任心测量方法的发展做了整理,如责任心的自评与他评测量、个体与团队水平测量、经典与项目反应理论测量和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最后根据责任心三侧面的理论构想,讨论了责任心测量的未来发展。
李明
关键词:责任心当责
中国古代道家责任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传统道家责任心理思想是中国人责任心理结构认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本文立足于"有无相生"的道体论和"自然"、"无为"的伦理价值观,归纳提取出该文化内部"为政"、"养生"、"经世"三方面相辅相成的责任心理结构;并指出"真人"人格的培养是促成这一结构现实实践的关键所在;坐忘心斋、谦下守柔、知和不争,构成了责任心理品质养成的主要策略机制。传统道家责任心理思想研究对当代责任心理学理论建构、个人生命意义探究及社会价值观反思,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叶浩生
关键词:道家真人
责任意识的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责任意识是镶嵌于特定文化和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正是基于中国文化特点对人际关系结构做出恰当描述的一个概念。总结了人际关系的义、利、情三要素,并分析了各要素中的责任意识成分,指出无论在哪种要素形成的人际关系中,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一圈圈外推、越推越薄的责任差序。文章分析差序责任意识的认同基础、运作范围、二维结构,还对责任意识差序的动态机制即中庸方法做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社会与文化视角对责任意识进行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展望。
李明耿进昂
关键词:人际关系
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与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日常经验取向,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对382名被试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结构是一种一元单向决定模式,即"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2)个体倾向于较多地将挫折或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可控起因,而较少归因于不可控起因。(3)个体在进行自我责任推断时,可控性程度仅对责任的大小构成影响,并不影响对是否承担责任的推断。(4)在自身应为挫折或失败承担责任时,个体在情感体验上较多自我责备,较少自我同情;在行为反应上,较多积极应对,较少甚至不大会消极应对。
况志华叶浩生
关键词:自我责任归因心理结构
责任内涵的跨文化比较及其整合被引量:22
2009年
"责任"一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司空见惯、人人熟知的词汇,但如果从理论层面对其内涵和本质作出综述或分析时,却难以找到共通或公允的认识或界定。通过对中西方学界关于责任内涵的梳理和比较,提出了责任的内在规定性实质,认为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个体一般性的意识准备状态和价值判断体系,这种价值判断在特定情境条件下还将引发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内部动机并诱发相应行为。
叶浩生
关键词:内在规定性
基于心理学视野的责任过程与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最近的20年里,随着各类社会问题的增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西方心理学界开始关注责任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在责任分类、责任归因、责任推断、责任心理活动过程、责任心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责任的分类学研究主要倾向于采用二分法,即依照"事前-事后"、"积极-消极"或"个人-社会"等维度对之作出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往往标志着不同的研究兴趣或取向,作为心理活动过程与结构研究中的责任,通常被看作是个体对于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规定性。在西方心理学界,责任心理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责任归咎的情境要素以及责任主体对于责任的认知、推断、承担的条件等问题的研究;影响责任形成和责任体验的心理学基础,即责任产生的社会背景、责任适用的基本条件、责任判断的一般过程等。在关于责任心理结构的研究中,奥哈根和维纳的研究影响较大。维纳从责任归因和推断的层面探究事后责任的心理结构;奥哈根则分别从理论和经验层面探讨了责任体验的一般机制,主张责任是一个包含内部动机、目标、行动、自我效能、控制、负责任和评估等要素在内在的复杂的心理结构。在讨论西方心理学界关于责任过程与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责任心理研究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况志华叶浩生
关键词:心理结构
责任心的多元内涵与结构及其理论整合被引量:23
2009年
责任心研究,在心理学不同领域有类似的对象、相近的内涵,但又有不同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迥异。文章首先回顾了已有研究对责任心内涵和结构的探索,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责任心研究在各领域成果间的关联;其次,对人格领域、道德领域和认知领域中与责任心相关的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对责任三角模型优势和局限的分析,并结合先前理论的启示,尝试提出了一个更具综合性的责任心三侧面理论模型,并探讨了该模型在理论上可能具有的特征。
李明叶浩生
关键词:责任心责任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