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101021)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丽刘永江梁琛岳崔洋贺君玲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断裂带
  • 1篇有限应变测量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上古生界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盆地
  • 1篇走滑
  • 1篇左行走滑
  • 1篇裂带
  • 1篇剪切带
  • 1篇古生界
  • 1篇EBSD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山东莱克工程...

作者

  • 2篇梁琛岳
  • 2篇刘永江
  • 2篇张丽
  • 1篇唐振兴
  • 1篇李伟民
  • 1篇韩国卿
  • 1篇孟婧瑶
  • 1篇贺君玲
  • 1篇温泉波
  • 1篇崔洋

传媒

  • 2篇世界地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佳—伊断裂带韧性变形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佳木斯—伊通(佳—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西支,控制着佳—伊地堑内各盆地的展布。笔者在佳—伊断裂带中部舒兰水曲柳地区发现一条近NNE向的韧性剪切带。结合显微构造分析认为,该剪切带主要由初糜棱岩—糜棱岩组成,具有左行走滑的特征。对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有限应变测量(Fry法),认为该剪切带应变类型为伸展应变,岩石类型表现为L/LS型构造岩;对糜棱岩样品进行石英C轴EBSD分析,同样指示佳—伊断裂带中段具有左行走滑的构造特征,石英组构以中低温菱面为主,滑移系为{101}<110>。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佳—伊断裂带中段左行走滑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形成机制与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由NWW转变为NNW向欧亚大陆的高速俯冲有关。
孟婧瑶刘永江梁琛岳温泉波韩国卿米晓楠张丽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测量EBSD左行走滑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构造格局及演化探究被引量:20
2015年
松辽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北部,兴安地块东缘,是北东向展布的宽广断陷盆地。综合最新区域地质资料、钻井资料和重磁资料,对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重磁资料和地震-地质联合剖面解释,确定了盆地内12条骨架断裂位置和活动期次,并认为盆地上古生界具有"两坳夹一隆"的构造特征。结合东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认为盆地构造运动主要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大致沿黑河—嫩江—扎兰屯一带在早石炭世末发生碰撞拼接,造成本区NWW—SEE方向的挤压变形作用,形成"两坳夹一隆"的总体构造格局。第二阶段:沿西拉木伦河断裂,佳—蒙地块和华北板块于二叠纪末碰撞拼接,由NS向挤压形成EW向宽缓褶皱。第三阶段:中生代(侏罗纪)由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NE向压扭作用形成NE—NNE向褶皱和左行走滑断裂。第四阶段:中生代(110 Ma)形成NW向脆性断裂构造变形。
邢大全刘永江唐振兴李伟民贺君玲梁琛岳崔洋张丽
关键词:松辽盆地上古生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