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31000020)
- 作品数:2 被引量:40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菊梅吴清平张淑红徐晓可潘宝怡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Sau-PCR分子分型技术及应用
- 2012年
- Sau-PCR是2005年新发展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和PCR扩增相结合的分子分型技术,该技术是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片段(RAPD)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重复性好、简单、快捷等优点,近年来被逐步应用于食品污染和院内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本文对Sau-PCR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 张淑红吴清平徐晓可张菊梅郭伟鹏
- 关键词:分子分型食源性致病菌
- 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0
- 2011年
- 分别采用传统国标GB/T 8538-2008方法、基于OprL基因的PCR方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桶装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采集的46份市场水样中,用传统GB8538-2008方法检出了3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5%,检测时间至少2天;而PCR和LAMP方法都检出4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8.7%,并且可在24 h内报告结果。PCR和LAMP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灵敏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水样的快速检测和结果初筛。
- 张淑红吴清平徐晓可张菊梅潘宝怡彭飞艇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PCR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