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0602)
- 作品数:49 被引量:437H指数:12
- 相关作者:刘少华刘学锋何幼斌罗小龙吴东胜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上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基于动态正方形的TIN的构建算法被引量:3
- 2007年
- 为了提高不规则三角网的构网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执行效率高,构网速度快,实现较简单,并用VC++6.0编程语言对算法进行实现,最后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 彭李刘少华卢学军
- 关键词:不规则三角网DELAUNAY三角网
- 海相碳酸盐岩锶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与海平面变化被引量:32
- 2009年
- 以冀北坳陷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共采集94件碳酸盐岩样品,分析锶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化学特征,并结合高于庄组沉积特征,研究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锶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的古水深及海平面变化与岩石地层学分析的结论一致。高于庄初期为发育范围广泛的浅水碳酸盐潮坪,中期区域海平面上升,盆地水域增大,形成较深水碳酸盐台盆相沉积,晚期海平面下降,水体有相对变浅的趋势。87Sr/86Sr的变化与同期海平面的升降呈负相关关系,锶同位素可以作为海平面变化的指示剂,进而可应用于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序的划分研究。代表陆源碎屑黏土矿物的微量元素K、Ti、V、Rb、Th和Sc对环境变化敏感,具有随沉积水深增大而增高的趋势,可用于海平面变化分析和古环境研究。
- 汪凯明罗顺社
-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锶同位素微量元素海平面变化中元古界
- Delaunay三角网内插多边形算法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针对Delaunay三角网内插多边形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快速内插多边形算法,该算法先将多边形的边作为约束数据入网,然后对多边形内部三角形进行清空处理。在影响区域及多边形内部三角形确定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
- 刘少华吴东胜罗小龙何贞铭刘学锋
- 关键词:DELAUNAY三角网多边形内插
- 基于搜索范围动态确定TIN的一种构建算法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提高不规则三角网的构网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执行效率高,构网速度快,实现较简单,并用VC++6.0编程语言对算法进行实现,最后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 刘少华彭李何贞铭罗小龙卢学军
- 关键词:不规则三角网DELAUNAY三角网
- 大港油田小集官162断块沉积相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取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对大港油田小集官162断块枣Ⅱ、枣Ⅲ油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断块以辫状河沉积相为主,发育有辫状河道、河间滩、河漫滩及泛滥平原4个沉积微相。对其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辫状河道砂体是研究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 彭学红何贞铭刘学锋
- 关键词:沉积微相有利相带大港油田
- 基于Delauany三角网的泰森多边形生成算法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泰森多边形应用非常广泛,对它的生成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泰森多边形生成算法,为算法设计了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编程实现。结果表明,算法执行效率高,且克服了由点集直接生成泰森多边形算法中“邻近点”确定的偶然性。
- 刘少华罗小龙何幼斌刘学锋吴东胜
- 关键词:DELAUNAY三角网
- 复杂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提出了一种以似三棱柱体为体元的三维地质构模改进算法,该算法能适用于复杂地质体(如含空洞、矿体、尖灭及断层的地质体)的三维建模,还可用于诸如矿井和巷道等地质特有现象的三维建模,实现了地质体的统一建模。借助于OpenGL三维图形库,可实现地质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及地质模型的多面剖切,为挖掘3D地质模型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刘少华吴东胜罗小龙刘学锋陈华军朱小龙
- 关键词:地质体三维建模可视化
- 浅谈GIS在数字地球战略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在简要介绍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地球的关系,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对数字地球战略实施的影响。
- 杜健刘学锋
- 关键词: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
-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被引量:63
- 2007年
-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作用或以后改造的假混合就可认定为混合沉积。研究区内混合沉积特征为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以较高的频率交互沉积和同一岩层内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其中复合式沉积分为复合式沉积Ⅰ和复合式沉积Ⅱ,研究区内复合式沉积Ⅰ发育,复合式沉积Ⅱ不发育。并且本文从研究区混合沉积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混合沉积相模式,进而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 董桂玉何幼斌陈洪德辛长静罗进雄王爱丽孙以德
- 一种有效的线状缓冲区生成算法被引量:6
- 2008年
-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本文对线状缓冲区算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轴线转折点旋转生成线状缓冲区的算法,简化了线状目标缓冲区边界的生成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双线的等宽性。最后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算法是可行的。
- 彭李何贞铭刘少华郭平平
- 关键词:缓冲区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