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10)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灵马康目徐斌胡洁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含马兜铃酸中药单方马兜铃及复方龙胆泻肝丸的体外遗传毒性研究
- 采用 Ames 试验和小鼠淋巴瘤致突变试验(MLA)来检测单方马兜铃及复方龙胆泻肝丸的遗传毒性,评价其相关细胞毒性和复方减毒效果;为进一步建立综合的中药遗传毒性测试平台提供试验依据.分别通过对含马兜铃酸(Aristolo...
- 马康目陈灵
- 文献传递
- 马兜铃酸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突变的机制
- 2007年
- 目的为研究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的致突变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挑取对照组和100μg/ml AA处理小鼠淋巴瘤L5178Y tk+/--3.7.2-细胞得到的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突变克隆,提取DNA,用基于PCR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分析方法检测含功能性tk基因(tk+)的11号染色体(11 b)上的断裂情况。结果100μg/ml AA诱导的突变体中tk+基因缺失率为99.01%,其中所有的小克隆(Small Clone,SC)都失去了tk+基因,而大克隆(Large Clone,LC)的LOH发生率为96.6%。进一步分析11号染色体上的分布的3个微卫星位点(D11Mit42,D11Mit29,D11Mit74)的LOH状况如下:6 cm长度的DNA断裂频率为76%,38 cm长度DNA即超过染色体一半长度的DNA断裂频率为34%,整条染色体的缺失率为16%。另外LC在3个微卫星位点(D11Mit42,D11Mit29,D11Mit74)上的LOH发生率分别是:88%,60%和24%;SC的分别为:64%,8%和8%。结论AA是一个强染色体断裂剂。在11b染色体上LC的染色体断裂情况比LC严重。
- 胡洁陈灵
- 含马兜铃酸中药单方马兜铃及复方龙胆泻肝丸的体外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Ames试验和小鼠淋巴瘤致突变试验(MLA)来检测单方马兜铃及复方龙胆泻肝丸的遗传毒性,评价其相关细胞毒性和复方减毒效果;为进一步建立综合的中药遗传毒性测试平台提供试验依据.分别通过对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浓度为20和40μg/mL,加S9或不加S9的条件下的两味中药的Ames法检测;以及采用MLA96孔微孔板接种法分别对单复方含马兜铃酸浓度为5μg/mL的L5178Y/tk+/--3.7.2c细胞进行染毒,并进行接种效率(PE),相对总增长率(RTG)和突变频率(MF)的测定.结果表明单方马兜铃具有细胞毒性且致突变性较强,以诱导大范围DNA损伤为主;而复方龙胆泻肝丸具有较明显的减毒效果;MLA和Ames试验组合适用于体外中药遗传毒理检测.
- 马康目陈灵
- 关键词:AMES试验
- 马兜铃酸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的研究
- 2007年
- 马兜铃酸广泛存在于中草药和中成药中,该化合物已被证实可导致人类肿瘤。研究通过体外小鼠淋巴瘤细胞致突变试验来检测马兜铃酸(AA)的致突变率和药剂剂量的相关性,对试验具体所采用的96孔板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进而希望能够建立可以用于各种中草药遗传毒性检测的方法。经过试验证实了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马兜铃酸的细胞毒性和致突变性。并且随着AA剂量的增加,L5178Y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和悬浮生长率均明显降低。表明AA对L5178Y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可以诱导tk基因的突变。
- 徐斌常艳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