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991044)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孟韦平范文胜陈秋英磨美兰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木薯品质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建立木薯中淀粉、水分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探讨了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以及主成分回归法(PCR)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确定了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是建立模型最适合的数学方法。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验证集样品的化学值和近红外预测值拟合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显著。淀粉模型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850,系统偏差(Bias)为-0.095,相关系数(r)为0.971。水分模型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075,系统偏差(Bias)为0.007,相关系数(r)为0.980。淀粉、水分定量分析的NIRS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可应用于木薯批量收购中的品质等分析。
- 徐慧李扬华苏琳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木薯定标模型水分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李孟孙蓉梁远东韦平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性接触性传染病呼吸道症状上呼吸道
- IBV地方分离株GX-YL5在鸡体内动态分布和排毒规律及组织嗜性研究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I...
- 磨美兰陈秋英朗亚辉黄柏成侯金莲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排毒规律组织嗜性
- 文献传递
- 广西不同时期IBV分离株S1和N基因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
- 磨美兰李孟韦正吉陈秋英范文胜郎亚辉黄柏成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文献传递
- 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2008年的24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的核(N)蛋白基因,并对此24株IBV的N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24株IBV分离株N蛋白均含有一个长123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40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未发现碱基的缺失和插入,但存在较多点突变现象。与疫苗株H120核蛋白的3个保守碱性氨基酸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毒株在183~232位存在较多的氨基酸替代现象,部分毒株在334~363位也存在较多的氨基酸替代现象。与GenBank中的13个IBV参考毒株N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4~2008年的21个分离株中有19个分布于第Ⅰ群中;1985~1988年的3个分离株之间N蛋白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均达99%以上,均属于第Ⅲ群中,可见广西不同时期的IBV分离株在N基因进化关系上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进化群。同时研究还发现GX-NN5分离株可能为基因重组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了广西IBV毒株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
- 磨美兰李孟范文胜陈秋英黄柏成郎亚辉林俊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基因重组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 2011年
- 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成功建立了检测IBV核酸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关系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998 3;最低可以检测到1×101 copies/μL的核酸模板;与常见禽源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3%。应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IBV的20只试验鸡的40份气管和肾样品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后第5和第7天肾中病毒含量高于气管,证实了临床表现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IBV的病原检测及定量分析。
- 磨美兰陈秋英侯金莲范文胜李孟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SYBR
- 广西1985年~2008年IBV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和N基因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存在着多种基因型IBV流行;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和插入现象;N基因序列存在氨基酸替代现象。21株IBV中12株在S1基因HVRⅠ和N基因遗传进化树中均归属相同群,其余毒株却归属不同的群。2005年分离的GX-NN5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了广西IBV毒株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S1和N基因的变异不完全平行,有些毒株间的S1和N基因差异很大。
- 磨美兰李孟韦正吉陈秋英范文胜郎亚辉黄柏成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3'端非编码区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分离自广西的2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以及参考株M41和疫苗株H120、Ma5和4/91的3'端非编码区(3'UTR)的cDNA,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比较及其系统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Beaudette株的3'UTR序列相比较,26株分离的IBV中有1株和3株的分离株3'UTR序列分别插入了23个和2个碱基,另外有12株、6株、1株、2株和1株的分离株3'UTR序列分别缺失了1个、2个、22个、29个和84个碱基,不同毒株之间碱基数量最大相差达107个碱基。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6株分离株可分为4群,其中21株属于第Ⅰ群,与经典疫苗株H120的核苷酸同源性均较低(54.4%~75.5%);3株与4/91同属于第Ⅱ群;1株与H120同属于第Ⅲ群;另外1株单独属于Ⅴ群。综上所述,广西流行IBV的绝大部分毒株在3'UTR序列上与目前常用的疫苗株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而且存在多种形式的碱基缺失和插入现象。由此,我们认为流行株的变异可能是疫苗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主要原因。
- 磨美兰范文胜黄柏成郎亚辉陈秋英侯金莲李孟韦平韦天超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缺失基因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