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081057415)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彭培欣温小浩李志文牛东风李保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环境
  • 1篇丘陵
  • 1篇丘陵区
  • 1篇粒度
  • 1篇岭南
  • 1篇末次间冰期
  • 1篇化石
  • 1篇间冰期
  • 1篇红土
  • 1篇冰期
  • 1篇哺乳动物
  • 1篇哺乳动物化石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李保生
  • 2篇牛东风
  • 2篇李志文
  • 2篇温小浩
  • 2篇彭培欣
  • 1篇董玉祥
  • 1篇司月君
  • 1篇陈龙珠
  • 1篇何劲
  • 1篇邱世藩
  • 1篇欧先交
  • 1篇刘韫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粤东北丘陵区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特征与气候环境被引量:9
2010年
地处华南之粤东北丘陵区的蕉岭红土属粉砂质粘土,形成于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细粘粒含量为12.15%~24.64%(平均值18.46%)、Mz为5.91Φ~7.53Φ(6.72Φ)、概率累积曲线和频率曲线分别呈现以"四段式"和"三峰式"构型;主元素氧化物以SiO2、Al2O3、TFe2O3为主,含量依次为50.10%~53.14%(51.36%)、23.07%~24.44%(24.00%)、10.18%~11.40%(10.77%),其它如CaO、Na2O、MgO、K2O的含量均小于1%。这一趋向于细粉砂分布的粒度特征和脱硅富铝化的化学元素特征说明红土形成于较强的风化—淋溶作用下,硅铝系数(3.49~3.86,平均为3.64)指示多数层位属次强度富铝化。其气候环境,以<2μm和<1μm颗粒的含量、硅铝系数、CIA值为指标,与我国的南亚热带—北热带一些地点的现代赤红土和砖红土作一详细对比后认为蕉岭红土发育在湿热于现今南亚热带,相似于热带北缘的气候环境之下。这一看法与前人有关同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指示的古生态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由此表明,末次间冰期的粤东北甚至整个华南地区可能都处在类似现今热带北缘的气候环境之下,其时的热带—亚热带界线向北推移了至少3个纬度。
李志文李保生董玉祥温小浩邱世藩牛东风欧先交彭培欣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粒度
岭南东江流域碧寿洞哺乳动物化石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南岭以南(简称"岭南")广东东江流域河源地区东源县上莞镇的碧寿洞,经2008年再次考察与发掘,新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1属11种。这是继2000年之后又一次重要发现,现已总计达6目21属21种。经研究,其属末次间冰期OIS5a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该动物群的组成特别是其中典型热带成员中国犀、华南巨獏、长臂猿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的热带雨林环境。而化石层位土状堆积物的硅铝系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该动物群生存时期的这种气候环境。由此表明,OIS5a时东江流域及至岭南的南亚热带范围曾经发生过热带气候向北较大幅度移动的重大环境变迁。
彭培欣李保生边戈果何劲温小浩陈龙珠李志文刘韫司月君牛东风
关键词:岭南哺乳动物化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