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160DC0401)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建勇吴汉新钱思轩张闰洪鸣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造血
  • 6篇造血干
  • 5篇造血干细胞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异基因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原位杂交技术
  • 2篇杂交技术

机构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8篇李建勇
  • 6篇钱思轩
  • 6篇吴汉新
  • 5篇洪鸣
  • 5篇张闰
  • 4篇陆化
  • 3篇仇海荣
  • 3篇刘澎
  • 2篇张晓艳
  • 2篇薛永权
  • 2篇盛瑞兰
  • 2篇林如峰
  • 2篇沈文怡
  • 2篇潘金兰
  • 2篇吴雨洁
  • 2篇汪承亚
  • 1篇殷长军
  • 1篇孟小鑫
  • 1篇王永韧
  • 1篇费小明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7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常规预防方案干预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cystitis,HC)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和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6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移植32例,异基因移植30例),移植过程中均进行常规的HC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预防。分析移植后HC发生的特点及与移植类型、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和防治效果。结果:共6例发生HC(9.68%),均为异基因移植患者。平均发病时间为46.50天,平均病程为42.50天。4例发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其中3例合并GVHD,另有1例仅出现GVHD。经治疗后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行膀胱切除术。结论:在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后,HC多为晚期发生,可能与异基因移植、GVHD和CMV感染有关,病程迁延、部分难治。
张晓艳李建勇吴汉新陆化钱思轩盛瑞兰洪鸣张闰殷长军孟小鑫
关键词:出血性膀胱炎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正常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正常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造血干细胞正常供者采用中位剂量G-CSF10.9μg/(kg·d)皮下注射3~5天后,使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结果:第一次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个)及CD34+细胞量(个)分别为(1.12~13.06,中位数3.10)×108/kg供者体重及(1.14~10.42,中位数3.8)×106/kg供者体重。MNC及CD34+细胞采集总量分别为(2.21~13.60,中位数5.80)×108/kg受者体重及(2.30~14.00,中位数6.40)×106/kg受者体重,均达到移植要求。男性CD34+细胞总量显著高于女性。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供者年龄、体重、G-CSF剂量、采集前白细胞数等与采集所得MNC及CD34+细胞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CSF作为正常供者动员剂安全有效。
洪鸣李建勇吴汉新钱思轩张闰周小玉汪承亚黄峻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正常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异性间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在检测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活标志及微量残留病灶(MR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X、Y染色体探针和间期双色间期FISH法检测35例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移植后不同时期的性染色体荧光杂交信号。并设对照组,分析检测的有效率。结果35例受者移植后的细胞遗传学及双色间期FISH性染色体分析均可见植入证据。当受者出现原病复发时,双色间期FISH性染色体可检测出受者源克隆的增加;其再次缓解后受者源克隆也相应减少。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当染色体分析为100%XX或100%XY结果时,双色间期FISH可显示不同比例的受者源染色体。结论双色间期FISH应用于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活标志及MRD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是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很好的补充。
张闰李建勇潘金兰肖冰钱思轩仇海荣吴亚芳洪鸣吴汉新薛永权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bortezomib,velcade)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用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11例MM患者MSC,细胞数达5-10×105时以终浓度50nmol/L的PS-341作用4小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6、IL-1β、SCF细胞因子表达。结果表明:PS-341作用后MM病人MSC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显著下降,IL-6、IL-1β、SC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其显著性检验结果分别为P<0.05、P<0.01、P<0.05,其中IL-1β尤为明显;难治复发组与缓解组比较,IL-1β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完全缓解(CR)组IL-1β表达受抑制更明显,IL-6、SCF两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S-341治疗的1例患者MSC在PS-341作用后IL-1β未见表达;IL-1β的表达与否对IL-6、SCF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下调MM患者MSC IL-6、IL-1β、SCF细胞因子的表达。
林如峰陆化刘澎沈文怡张建富吴雨洁费小明李建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白介素-6白介素-1Β干细胞因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异性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h阳性白血病的检测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钱思轩李建勇潘金兰吴汉新仇海荣薛永权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微小残留病灶
大剂量足叶乙甙和G-CSF用于恶性血液病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观察大剂量足叶乙甙(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血液病人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第1天用足叶乙甙1.6g/m2静脉持续滴注10小时,第3天起给予G-CSF5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显示:用VP16后平均第11(9-13)天开始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单采,获CD34+细胞9.4×106/kg(4.2-17.3×106/kg),每例CD34+细胞>4.0×106/kg。平均采集次数2.6(1-4)次。1例发生口咽黏膜炎、2例尿道炎、咽喉炎。结论:足叶乙甙1.6g/m2和G-CSF5μg/kg是恶性血液病动员采集自体干祖细胞的有效安全方案。
陆化李建勇葛峥刘澎吴雨洁吴汉新张晓艳钱思轩洪鸣张闰
关键词:足叶乙甙G-CSF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被引量:6
2006年
本研究探讨bcr/abl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DD-FISH)的敏感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对19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微小残留病灶(MRD)用DD-FISH进行监测,同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C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相比较。样本取自骨髓,少数来源于骨髓片或外周血。结果表明:14例CML患者在Allo-HSCT后CC显示持续正常供者核型,RT-PCR转为阴性,移植2月后均为完全供者嵌合(DC),DD-FISH检测结果持续为阴性,平均随访11.25月,MRD无增加。1例CC及RT-PCR阴性,而性染色体FISH为混合嵌合,DD-FISH阳性,监测无MRD增加,临床未治疗,疾病稳定。3例骨髓复发患者的DD-FISH及性染色体FISH均提示MRD明显增加,RT-PCR转为阳性,却只有1例CC异常,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均为DC,DD-FISH阴性,RT-PCR阴性。1例骨活检证实髓外复发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的DD-FISH、CC及PCR均阴性,供受者完全嵌合。结论:间期双色双融合FISH可应用于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RD的监测,其操作简易快速,灵敏度高,且骨髓或外周血均可采用。动态监测能及时发现扩大的白血病细胞克隆。
钱思轩李建勇张闰洪鸣仇海荣李丽徐卫盛瑞兰吴汉新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BCR/ABL融合基因微小残留病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对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时对间充质干细胞(MSC)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分泌的影响。方法10%胎牛血清(FBS)的1640培养液培养MSC,细胞数达0.5~1.0×106时以终浓度50nmol/L的PS341作用4h,RT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表达。结果PS341作用后MSC分泌的IL1β表达有显著下降,完全缓解及经PS341治疗后患者的IL1β未见表达;与难治复发组比较,PS341对完全缓解患者MSCIL1β的表达抑制更明显。结论PS341抑制MM患者MSC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
林如峰陆化沈文怡刘澎王永韧汪承亚李建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白介素-1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