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SJB720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5
相关作者:余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言意
  • 6篇言意之辨
  • 6篇哲学
  • 4篇中国哲学
  • 3篇西方哲学
  • 2篇形上学
  • 2篇宋明理学
  • 2篇中西哲学
  • 2篇理学
  • 2篇会通
  • 1篇新论
  • 1篇新儒学
  • 1篇玄学
  • 1篇言不尽意
  • 1篇易传
  • 1篇易经
  • 1篇缘起
  • 1篇哲学观
  • 1篇哲学建构
  • 1篇哲学学科

机构

  • 10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0篇余卫国

传媒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周易研究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南通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言意之辨的方法论意义与宋明理学的综合创新被引量:6
2005年
宋明理学“摆脱汉唐,独言义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它的“新”既体现在“理本论”的哲学形态上,又体现在思维方法上。而之所以能够从“本然之全体”上实现为“性与天道合一”的本体论哲学范式的理论建构,则集中体现在“言意之辨”的方法论的综合运用上。在“体用一源”、“理一分殊”和“存天理”的原则下,以“言意之辨”所蕴涵的“得意忘言”经典解释方法和“圣人体无”的本体直觉方法以及“辨名析理”的逻辑方法,解读儒家经典,重构儒学体系,弘扬儒学精神,则是理学家之所以能够超越汉唐而实现综合创新的深层原因。
余卫国
关键词:新儒学言意之辨
《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发微被引量:10
2006年
“言”、“象”、“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易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老庄道家“言不尽意”论立论,《易传》作者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的命题,而且首创“立象以尽意”之说,不仅实现了《周易》由卜筮之书到哲学之书的整体转换,而且完成了儒道言意思想的创造性整合,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至为重要的地位。至于“象”能否尽“意”,《易传》作者并没有说。没有说并不等于没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其后的提出和讨论,则不仅直接引发了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实现了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转换和玄学本体论哲学的理论建构,而且通过玄学“言意之辨”,即按照“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为佛教的中国化和宋明理学的综合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为以“意象”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这也正是《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余卫国
关键词:易经易传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言意之辨”与中国传统哲学
2004年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本体,也是通过主体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状态或境界。“道”不是实体,不可言说,不可分析,只能诉诸于主体的心性直觉。通过对“道”的直觉思维来把握和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上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通往形上境界的特有门径和思维特质,而这种思维特质的形成,正与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言意之辨”有着深刻的关联。可以说“言意之辨”既是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直觉思维形成的深层原因,也是其成为传统和特质的内在根据。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言意之辨直觉思维
“言意之辨”与宋明理学被引量:1
2005年
以“言意之辨”的方法,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构“性与天道合一”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弘扬儒学精神,是宋明理学家之所以能够实现综合创新的深层原因,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得意忘言”经典解释方法;二是“圣人体无”的本体直觉方法;三是“辨名析理”的逻辑建构方法。
余卫国
关键词:宋明理学
“言意之辨”的形上学意义和中西哲学的分流与会通被引量:1
2007年
西方哲学在发展中所经历的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学”的转向和“本体论”哲学的“瓦解”与“形而上学”的“终结”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既是对西方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的解构和颠覆,也是对中国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非同一性”理论和方法的肯定与回归。而隐藏在“现象学”和“语言学转向”背后的真实蕴涵和哲学精神,则不仅为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和现代性提供了最好的论证,而且也为中西方哲学的会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的形上学意义和中西哲学的分流与会通被引量:1
2006年
从现代哲学的视阈来看,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基点,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也是哲学作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机制。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到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正形成以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西方哲学和以主体、语言和存在的“非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中国哲学,并决定了各自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天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西方哲学在上千年的发展中所经历的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学”的转向和“本体论”哲学的“瓦解”与“形而上学”的“终结”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既是对西方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的解构和颠覆,也是对中国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非同一性”理论和方法的肯定与回归。隐藏在“现象学”和“语言学转向”背后的真实蕴涵和哲学精神,则不仅为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和现代性提供了最好的论证,而且也为中西方哲学的会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言意之辨
西方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性问题被引量:6
2005年
中国哲学的“现代性”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依据。如果从“世界主义”的视角,把“合法性”理解为“合时性”的话,那么“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就是,作为历史存在的中国哲学,能否融入当代哲学主题,并参与当代哲学建构的问题。作为历史存在的中国哲学是否具有现代性,既与当代哲学的历史主题和问题境域相关,又与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及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相关。从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和具有现代性的问题境域来看,中国哲学关于“道”的终极性、无限性、整体性和非实体性的理解与建构,关于“道”的不可言说的思考与辨析,以及诉诸于亲身体悟和身心修养的实践路径的开拓与确立,不仅为中国哲学的当代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论证,而且为中国哲学融入当代哲学的问题视阈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当然,作为历史存在的中国哲学,要真正走进当代哲学的殿堂,还有赖于回归其原创性基础上的学科重建。
余卫国
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哲学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论语》理想人格新论被引量:9
2005年
深入研究《论语》文本可以发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而是"君子"。"君子",既是孔子《论语》言说的主体,也是孔子《论语》的理想人格追求。而"君子"作为一种区别于"圣人"人格的理想人格类型,主要相对于知识分子而言。知识分子人格问题的提出,既与知识分子阶层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崛起有关,又与对其作为社会和谐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的充分显现有关。君子人格的理想构建,既基于对"礼"的合理性与"仁"的主体性的价值认同,又是对通过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使知识分子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对"礼"的自觉维护的一种预期。立足于现实性生活实践,完成对君子人格的模式设计和对知识分子的现实人格的价值提升,既是孔子《论语》思想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也是其所以能够引领儒家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前进方向的深层原因。科学地继承孔子人格理论的合理内核,发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崇高追求,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余卫国
关键词:《论语》知识分子理想人格君子
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与终极价值的哲学建构——魏晋“言意之辨”缘起新论被引量:5
2007年
中国哲学史上的“言意之辨”肇端于中国哲学原创建构的先秦时期,既是中国哲学或哲学史的中心论题,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魏晋“言意之辨”以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和终极价值的哲学建构为旨归,既是对两汉经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石———“言尽意”论和“象尽意”论———及其经典诠释方法的解构和颠覆,同时也是对先秦时期“言意之辨”的理论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它既不是玄学家发现的“新眼光”,也不是玄学家用于本体论哲学体系建构的“新方法”。“言意之辨”在魏晋时期的重新兴起,以“言(象)外之意”的发现和“言(象)不尽意论”的重新提出为滥觞,不是“言意之辨盖起于识鉴”,而是人物“识鉴”有赖于“言意之辨”,而这恰恰也正是魏晋“言意之辨”的实质、意义和价值所在。
余卫国
关键词: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经典文本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三大突破被引量:7
2006年
在当今中西方哲学逐渐会通与融合为世界哲学的大趋势下,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需要实现哲学观、比较方法和回归路径三大突破。一是必须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确立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的哲学理念,以主体、语言和存在关系问题为哲学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为从根本上超越“合法性”质疑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必须摆脱“西方中心论”的羁绊,走出“中国中心论”的“自话自说”的思想误区,树立世界哲学的哲学理念,以哲学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为尺度,更加理性的重新审视中西哲学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为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与新形态提供可资比较的理论背景;三是必须回归中国哲学原创性建构的学术语境,从哲学范式的整体上深刻揭示中国哲学原创性建构的主体、语言和存在关系问题上“言意之辨”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创建中国哲学新范式新形态开辟新的路径。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学科哲学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