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B02-04-03)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建国徐学恭田山董洪军马骥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前兆
  • 2篇地电
  • 2篇地电场
  • 2篇地震前
  • 2篇短临
  • 2篇短临前兆
  • 2篇震前
  • 2篇前兆异常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前兆异常
  • 1篇玉树地震
  • 1篇前兆资料
  • 1篇汶川地震
  • 1篇极距
  • 1篇大地震
  • 1篇大地震前

机构

  • 2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篇董洪军
  • 2篇田山
  • 2篇徐学恭
  • 2篇王建国
  • 1篇崔晓峰
  • 1篇杜学彬
  • 1篇姚会琴
  • 1篇马骥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汶川、玉树大地震前的地电场异常被引量:22
2012年
"九五"以来,国内布设了地震地电场观测网,目前有100多个台正式投入观测,部分台站至今已积累了近十年的资料.期间发生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等强烈地震,这对检验大地电场前兆方法的监测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汶川、玉树地震区附近的39个地电场观测台自投入运行以来的观测资料,并对全部资料的观测质量和映震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发现观测资料中存在不规则的与地磁场或固体潮汐变化相关的扰动变化,很难从中识别出地震前兆信息.为突出地震前兆信息,作者采用同台地电场观测的同一测向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方法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发现在地震前,多数台站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存在不同形态的比值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汶川、玉树地震前震源区附近的地电场观测资料中有较为丰富的地震前兆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混杂于正常大地电场变化的背景中,从原始观测数据中或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无法识别和提取.而使用本文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排除资料中来自大地电场的正常变化以及自然电场的远场变化,突出了近场的变化信息,使得地震前源自孕震区一定范围内的地电场异常信号容易识别.由图4可见,2002年的玉门5.9地震和2003年的山丹-民乐6.1地震前震源区的电场观测也出现了比值异常变化,而其他时段的比值曲线近似直线变化,因此表明本文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是识别和提取观测资料中地震前兆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分析结果还表明地电场前兆的不同形态可能与观测台的台址条件有关.
田山张磊王建国徐学恭董洪军姚会琴
关键词: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地电场短临前兆
大地电场观测地震前兆异常提取技术研究被引量:48
2009年
首都圈地区布设的11个地电场观测台于2001年9月已正式投入观测,现已积累了近7年的资料.使用大地电场观测系统中同一测向的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方法,对其中的10个台和邻区2个台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发现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排除来自大地电场及自然电场远场的变化信息,突出了可识别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地震前,多数台站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出现比值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这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存在着短临异常前兆变化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混杂于正常大地电场变化的背景中,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无法识别和提取.研究结果还表明,地电场观测的台址条件和台址到震中区的距离与震前地电场比值异常出现的时间和幅度有关.
田山王建国徐学恭董洪军崔晓峰马骥
关键词:地电场短临前兆
甘川交界地区近年地震活动与武都地震台前兆资料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位于甘川交界地区的武都地震台在2003-2008年5月4次中强地震前前兆资料出现了明显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武都应变的南北向张应力在2001-2005年间持续增强,2007年转折后4个测向都表现为受压,且快速增强,在高压应力持续7个月后发生汶川8.0级大震;地电阻率显示了长趋势变化的加速、转折和1年尺度上升、下降等异常,各向异性度S'年变化率在有震年(异常年)是无震年(正常年)的两倍;自然电场在临震前变化具有相似性、重复性、同步性。
高曙德杜学彬苏永刚高原蒲小武王军燕叶媛媛陈彦平梅东林狄国荣杨斐
关键词:前兆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