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144nm064) 作品数:10 被引量:102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毅 杨庆铭 曾绍先 邓廉夫 谭延斌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华东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柠檬酸溶胶-凝胶纳米MgO的分散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本研究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大小50nm^100nm、均匀分散的纳米氧化镁粉末。从静电稳定机制着手,采用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对制备的纳米MgO进行分散处理,研究了六偏磷酸钠的含量、溶液pH值对分散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并以微米级MgO为对照,分别采用MIC法和细菌总数测定法对纳米MgO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2wt%,pH=8时MgO的悬浮液稳定性较好。纳米MgO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而微米级MgO不具有抗菌活性。 张志刚 袁媛 刘昌胜关键词:分散性 抗菌性能 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稳定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得到稳定分散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悬浮液,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分散剂,采用吸光率实验考察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及超声分散时间对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CMCNa作分散剂时,能有效地分散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得到均匀、稳定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悬浮液体系;当CMCNa用量为0.35wt%、超声时间为150s时分散效果最佳;CMCNa分散后,体系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提高了69.82mV;CMCNa对纳米HAP悬浮液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粒子间的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来实现的。由此可见,CMCNa对HAP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是制备高分散稳定HAP的理想分散剂。 张园 袁媛 刘昌胜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 水悬浮液 分散剂 稳定性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生长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上成骨细胞表达的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谷氨酸蛋白(BGP),于体外培养第1、5、9、13d时进行定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涂层和钛合金圆片作为对照。结果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组的PICP、ALP和BG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形态好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能促进成骨细胞表型因子的表达。 谭延斌 王毅 杨庆铭 邓廉夫 齐进 朱雅萍 曾绍先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碱性磷酸酶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的生物反应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的骨结合和界面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在Beagle犬股骨髁植入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栓和钛合金 (Ti 6AL 4V )栓 ,在 4、 8、 12周比较植入体 -骨界面的组织学和TNF α、IL 1β、IL 6、IL 10的表达。结果 :植入体 -骨界面能快速的达到骨性结合 ,TNF α、IL 1β、IL 6表达水平较低 ,IL 10水平明显高于钛合金组。结论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有临床应用前景。 谭延斌 王毅 杨庆铭 邓廉夫 曾绍先关键词:纳米级 羟基磷灰石 pH值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影响 被引量:36 2005年 介绍了以硝酸钙乙醇溶液和磷酸氢二氨水溶液为前驱体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工艺方法 .借助X射线衍射 (XRD)、红外吸收光谱 (IR)、差热分析 (DTA)、激光粒度分析 (LSPSA)和透射电镜 (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晶相、组成、形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 ,着重讨论了制备工艺中 pH值对样品性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溶液pH值的增高 ,样品的组成和结晶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在水浴 1 5℃、溶液 pH =1 0 .5、陈化 1 4h后可制得结晶较好、组分单一、尺寸在 30nm左右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 . 王德平 王璐 黄文旵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 化学沉淀法 PH值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被引量:36 2005年 以六水硝酸镁为前驱体,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粒径(10-100nm)和结晶度的纳米MgO粉末。研究了柠檬酸的作用机理、不同的工艺条件(水、无水乙醇、柠檬酸的加入量)对溶胶-凝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焙烧温度对粉末晶体粒径、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引入柠檬酸时,凝胶的稳定性较差,氧化镁产物粒径较大且团聚较严重。引入柠檬酸后,并当水:六水硝酸镁:柠檬酸:乙醇=100:9:9:2:1(摩尔比)时可形成稳定的凝胶体系。焙烧温度对制得的MgO粉末的化学成分和晶体形貌基本无影响,但对粉末结晶度和粒径有显著的影响。500℃焙烧制得的纳米氧化镁粉末粒径为10nm左右,结晶度低,粒子间有一定的团聚;600℃的粉末粒径为30-60nm,结晶度有所提高,粒子的分散性较好;900℃的粉末粒径为50-100nm,结晶度更高,晶相更完整。 张志刚 袁媛 刘昌胜关键词:氧化镁 纳米粉末 柠檬酸 溶胶-凝胶法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骨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的骨结合情况。方法在Beagle犬股骨髁植入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栓、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栓和钛合金(Ti-6AL-4V)栓,4、8和12周比较植入体-骨界面的组织学、骨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组的降解速度慢于普通级羟基磷灰石组,骨动力学参数和成骨细胞形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优于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 王毅 谭延斌 杨庆铭 邓廉夫 曾绍先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骨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评价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 (HAP)植入体 -骨界面骨结合情况。方法 在Beagle犬股骨内植入纳米级HAP梯度涂层栓、普通级HAP涂层栓和钛合金 (Ti- 6AL - 4V)栓 ,在 4、 8、 12周比较X线结果和植入体 -骨界面剪切强度。结果 各时间点纳米级HAP涂层组和普通HAP梯度涂层组的X线结果相当 ,植入体 -骨界面剪切强度均优于钛合金组和钛合金组。结论 纳米级HAP梯度涂层植入体与骨有很好的结合力 ,能够加速骨质的愈合。 谭延斌 王毅 杨庆铭 邓廉夫 肖德常 冯伟 曾绍先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梯度涂层 骨结合 全髋关节置换术 玻璃基骨水泥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以CaO SiO2 P2 O5系统生物玻璃和磷酸铵调和液混合制得玻璃基生物骨水泥 (GBC) ,利用X 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 )和红外光谱 (FTIR)对产物的晶相、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 ,玻璃基骨水泥 (GBC)中的玻璃相逐步向类骨状羟基磷灰石 (HAP)微晶转化 ,所生成的HAP晶体端面尺寸分布在 30~ 5 0nm之间 ,这表明GBC中所生成的HAP晶体与人体骨中生物HAP很相似 ,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FTIR的结果表明 ,CO2 -3 会部分地进入到HAP的晶格结构中 ,形成碳酸羟基磷灰石 .GBC中所生成的HAP晶体在形貌、结构和组成等多方面均与人体骨类似 ,有利于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 . 付强 周萘 黄文旵 王德平关键词:玻璃基 水泥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β-磷酸三钙的加入对玻璃基生物骨水泥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β-TCP)的加入对玻璃基生物骨水泥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CaHPO4·2H2O和CaCO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β-TCP,并将其掺入到玻璃基生物骨水泥中制成复合骨水泥,浸泡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溶液中,研究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通过湿式粉碎和固相反应法可以制得晶体发育良好、纯度高的β-TCP粉末;复合骨水泥试样中的β-TCP在SBF溶液的浸泡下会逐步降解,从而制得具有较高孔隙率的骨水泥。结论随β-TCP掺加量的增加,骨水泥试样的显气孔率增加,体积密度降低。 姚维芳 王宇仁 沈云关键词:磷酸钙类 骨代用品 显微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