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418)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伶邵会媛高玉洁覃凤娴陈先春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细胞
  • 6篇突变
  • 4篇基因
  • 4篇白血病细胞
  • 3篇体外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体外侵袭
  • 2篇突变基因
  • 2篇肿瘤
  • 2篇细胞侵袭
  • 2篇细胞系
  • 2篇细胞增殖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第4因...
  • 1篇血液
  • 1篇循环核酸

机构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张伶
  • 9篇邵会媛
  • 6篇陈先春
  • 6篇高玉洁
  • 6篇覃凤娴
  • 5篇谭诗
  • 5篇苗宗玉
  • 2篇蔡晓钟
  • 2篇钟晓明
  • 2篇杨松
  • 2篇杨再林
  • 2篇张慧娟
  • 2篇肖玲
  • 1篇白垚
  • 1篇骆展鹏
  • 1篇何鹏
  • 1篇钟梁
  • 1篇康虹阳

传媒

  • 3篇生命的化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仁磷酸蛋白突变基因表达对NIH3T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突变基因对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系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NPMc+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NPM突变蛋白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PM突变基因和蛋白的表达。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水平的改变,并通过对周期调控因子p21及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活性检测,初步探讨NPM突变参与细胞恶性增殖的分子机制。结果建立了稳定表达NPM突变基因的NIH3T3细胞株。NPM-mA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平板克隆形成率明显增高(P<0.05);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各组细胞在甲基纤维素上均不能形成集落;与对照组比较,NPM-mA实验组细胞中G1期细胞比例(42.27±0.86)%显著减低(P<0.01),S期细胞比例(43.08±0.74)%显著增加(P<0.01),同时伴有p21 mRNA水平下降,稳定表达NPM突变基因的NIH3T3细胞凋亡率(1.00±0.13)%明显降低(P<0.01),Caspase-3活性(0.784±0.080)下降(P<0.01)。结论NPM突变基因可促进NIH3T3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发生。
邵会媛杨再林高玉洁苗宗玉覃凤娴陈先春蔡晓钟张伶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NIH3T3细胞
5-FU富集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被引量:2
2008年
探讨利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从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富集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确定5-FU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KG-1a细胞经5-FU药物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存活细胞群中CD34+CD38-亚群细胞比例;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的核酸组成;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member2,ABCG2)mRNA的表达;半固体培养观察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显示,50μg/ml5-FU作用KG-1a细胞4天后,CD34+CD38-亚群细胞比例提高10倍以上;吖啶橙染色可见大部分细胞核酸以发出绿色荧光的DNA为主,RNA含量低;此类细胞高表达ABCG2 mRNA水平;而药物处理后细胞集落形成数量较未处理细胞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利用5-FU能够杀死增殖期细胞的性质,成功建立体外药物筛选富集人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肿瘤干细胞样亚群细胞的方法。
杨松钟晓明张伶高玉洁骆展鹏何鹏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5-氟尿嘧啶集落形成
血小板第4因子的抗肿瘤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学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又称CXCL4,是一种由血小板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并且具有抗血管新生的作用,对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肿瘤均有调控作用。PF4的含量变化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建立高灵敏度的PF4检测方法,可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分期和预后评估等。本文主要对PF4的结构与功能、PF4在肿瘤调控方面的作用、PF4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肿瘤筛选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康虹阳邵会媛张伶
关键词:血小板第4因子肿瘤
过表达突变的NPM1基因对THP-1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核仁磷酸蛋白基因(NPM1)突变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携带NPM1 A型突变(NPM1 mA)的重组质粒载体pEGFPC1-NPM1 mA转染白血病THP-1细胞系,构建稳定表达NPM1 mA蛋白的细胞株(THP-1 mA),同时设立空载体转染组(THP-1 C1)和未处理组(THP-1)为对照。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THP-1 mA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G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低(P<0.05);而3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BAX/BCL-2比值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NPM1突变基因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而对白血病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
覃凤娴邵会媛陈先春谭诗张慧娟肖玲张伶
关键词:白血病凋亡
白血病患者循环DNA定量和完整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血浆DNA的含量及完整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08年6月-2009年3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在门诊行体检的健康正常人20例、血液系统良性病变者20例、淋巴瘤患者10例、实体肿瘤患者20例(食管癌6例、原发性肝癌4例、鼻咽癌5例、乳腺癌5例)作为对照组(n=70)。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DNA含量,比较两组间、不同FAB分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间、实验组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病程患者间血浆DNA水平的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actin大片段和小片段产物并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比较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中正常人血浆DNA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浆DNA浓度(413.2±118.4μg/L)约为对照组中正常人(19.6±7.9μg/L)的21倍(P<0.05),且高于对照组的其他疾病患者(P<0.05)。实验组血浆DNA浓度与年龄及疾病病程有关,不同FAB型别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DNA含量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血浆DNA电泳呈现大小不一的片段,而且其血浆DNA中可扩增出β-actin的大、小片段产物,完整性较高。正常人仅可见少量小片段DNA。结论白血病患者血浆DNA含量和完整性明显增高,对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高玉洁杨再林钟晓明邵会媛杨松肖玲白垚蔡晓钟张伶
关键词:白血病DNA血浆
NPM1突变基因通过MMPs参与调控白血病细胞体外侵袭被引量:1
2011年
核仁磷蛋白基因(nucleophosmin,NPM1)突变是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改变,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讨NPM1突变参与调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分子机制,将表达质粒pEGFPC1-NPM1-mA转染THP-1细胞系,筛选稳定表达NPM1突变蛋白的白血病细胞株(THP-1-mA)。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了THP-1-mA细胞与亲代细胞间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具有体外高侵袭能力的THP-1-mA组细胞MMP-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而MMP-9 mRNA表达水平虽有所增高,但蛋白表达水平却明显降低。同时,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相比,THP-1-mA组细胞TIMP-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IMP-1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NPM1突变参与调控的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邵会媛苗宗玉覃凤娴陈先春谭诗张慧娟张伶
关键词:白血病MMPSTIMP
核仁磷蛋白突变调控白血病发生机制及其临床价值
2009年
核仁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突变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改变,对其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述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该文介绍核仁磷蛋白突变的特点、参与调控白血病的可能机制以及核仁磷蛋白突变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等。
邵会媛张伶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机制
稳定表达核仁磷酸蛋白1突变基因的白血病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2011年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A型突变蛋白(NPM1-mA)的白血病髓性细胞系,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xfectTM转染试剂将含人NPM1-mA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C1-NPM1-mA分别转染THP-1和K562细胞系,G418筛选阳性克隆,建立稳定表达NPM1-mA的白血病细胞株THP-1-mA和K562-mA。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PM1-m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NPM1-m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构建的白血病细胞株THP-1-mA和K562-mA的RT-PCR产物均可见446 bp的NPM1-mA基因条带;NPM1-m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NPM1-mA蛋白存在于构建的2株白血病细胞胞浆中;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细胞相比,转染NPM1-mA基因后,THP-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增强,K56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减弱。结论已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NPM1-mA的两株白血病细胞株THP-1-mA和K562-mA,为进一步研究NPM1基因突变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邵会媛覃凤娴苗宗玉陈先春谭诗高玉洁张伶
关键词:白血病突变K562细胞系
肿瘤循环核酸的提取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循环核酸是一种细胞外游离状态的核酸,肿瘤患者血浆/血清中存在循环DNA、RNA和微RNA,具有片段小和含量低的特点。采用酚-氯仿抽提、硅胶或者磁珠载体分离法可提取微量的核酸片段,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PCR技术可观察循环核酸的改变。循环核酸检测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上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鉴别、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高玉洁张伶
关键词:循环核酸血液微小RNA肿瘤
NPM1基因突变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核仁磷酸蛋白基因(nucleophosmin,NPM1)突变是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突变率最高的基因改变,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探讨NPM1突变对白血病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将载体pEGFPC1-NPM1-mA转染THP-1白血病细胞系,筛选稳定表达NPM A型突变蛋白(NPM1-mA)的白血病细胞株(THP-1-mA)。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Matrigel侵袭实验以及细胞粘附实验来观察THP-1-mA细胞体外浸润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THP-1-mA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亲代THP-1细胞;此外,THP-1-mA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的粘附能力也显著高于THP-1细胞。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NPMI突变可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NPM1突变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恶性转化中的调控作用。
邵会媛苗宗玉覃凤娴陈先春谭诗高玉洁张伶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突变细胞侵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