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98426)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尚世强洪文澜傅君芬李建平卢美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菌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合酶
  • 5篇RRNA基因
  • 5篇16S-23...
  • 2篇分子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遗传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特异
  • 1篇葡萄球菌
  • 1篇葡萄球菌属
  • 1篇球菌
  • 1篇细菌感染
  • 1篇细菌检测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篇尚世强
  • 6篇傅君芬
  • 6篇洪文澜
  • 4篇李建平
  • 2篇卢美萍
  • 1篇俞锡林
  • 1篇陆淼泉
  • 1篇洪文谰
  • 1篇董关萍
  • 1篇夏永辉
  • 1篇杜立中
  • 1篇付君芬
  • 1篇徐美春

传媒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菌快速裂解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傅君芬洪文澜尚世强李建平陆淼泉
关键词:细菌聚合酶链反应
小儿常见感染菌16S-23S rRNA基因区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加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在细菌rDNA区间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以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 ,设计引物 ,选择合适的内切酶 ,采用PCR法加RFLP法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的rDNA区间。结果  2 6株不同的标准菌株经PCR扩增后 ,分别出现一条带 ,两条带 ,三条带及多条带的不同DNA图谱 ,敏感性试验可检出 2 .5CFU的细菌 ,与人类基因组DNA、真菌及病毒无交叉反应。其中 14种菌经一步PCR扩增即可区分。另 12种菌除肺炎克雷伯氏菌与坚韧肠球菌经HinfI或AluI酶切后仍不能区分外 ,其余经其中一内切酶酶切后均能区分。 32例血培养阳性标本均扩增出与相应标准菌株相一致的图谱。结论  16S 2 3SrRNA区间基因PCR扩增加RFLP技术检测细菌rDNA区间 ,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 ,为细菌感染的病原诊断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傅君芬卢美萍洪文澜尚世强李建平陆淼泉
关键词:16S-23SRRNA基因细菌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16S-23S rRNA基因特异DNA图谱的分子诊断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及测序技术 ,建立检测不同属种细菌的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的特异图谱。方法 对临床上常见的细菌进行PCR扩增、RFLP、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同时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与PCR RFLP比较。结果  2 7株不同细菌行PCR扩增后 ,得到不同DNA图谱。其中 15种细菌经PCR扩增即可区分 ,另 10种经HinfI或AluI酶切后才能区分。肺炎克雷伯菌与坚韧肠球菌的差异只在第 779位碱基上不同 ,XmaIII酶能区别。 4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者 ,15例培养阳性 ,阳性率 3 5 7% ;而PCR阳性者则为 2 7例 ,阳性率为 64 2 9% ,明显高于血培养 (P <0 0 1)。 6例脑脊液标本中 ,1例PCR及培养均阳性 (表皮葡萄球菌 ) ;2例培养阴性标本 ,其PCR也阳性 ;经图谱分析为葡萄球菌 ,1例培养为新型隐球菌的脑脊液标本PCR检测为阴性。另 2例PCR及培养均阴性。结论 建立了PCR RFLP技术快速检测细菌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的方法 ,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 ,为临床细菌感染的病原诊断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尚世强董关萍付君芬洪文谰杜立中俞锡林
关键词:细菌16S-23SRRNA基因分子诊断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16S-23S rRNA基因区间对败血症常见菌的鉴定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建立检测不同菌种细菌的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的特异图谱。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分子克隆及测序技术 ,对临床常见的代表 2 0个属 2 6个种的标准菌株及相应的临床分离菌株共 6 1株进行PCR扩增 ,同时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并与PCR -RFLP比较 ,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  2 6株不同的标准菌株行PCR扩增后 ,分别出现 1条带 ,2条带 ,3条带及多条带的不同DNA图谱 ,其敏感性为 2 .5CFU ,与人类基因组DNA、真菌及病毒无交叉反应。其中 14种菌经PCR扩增即可区分 ,另 10种经HinfI或AluI酶切后才能区分。肺炎克雷伯菌与坚韧肠球菌间的差异在第 779位碱基上不同 ,XmaⅢ酶能进行区别。临床 4 2例血培养 15例阳性 ,阳性率 35 .7% ;而PCR阳性 2 7例 ,阳性率达 6 4 .3% ,其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 (P <0 .0 1)。 6例脑脊液标本中 1例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 ,其PCR也阳性 ,2例培养阴性标本 ,其PCR也阳性 ,经图谱分析为葡萄球菌 ,1例培养为新型隐球菌的脑脊液标本PCR检测为阴性。另2例PCR及培养均阴性。结论 建立了PCR加RFLP技术快速检测细菌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的方法 。
傅君芬徐美春尚世强洪文澜
关键词:败血症常见菌
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快速诊断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细菌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 ,在其保守序列内设计共同引物 ,对临床新生儿败血症 (42例 )血标本及疑似化脑 (6例 )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进行PCR扩增及进一步的RFLP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 ) ,参照已建立的常见菌种的特异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图谱以诊断病原菌 ,同时用血培养法作为对照。结果  42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 15例阳性 ,阳性率为 35 7% ;2 7例PCR检测阳性 ,阳性率为 6 4 3 % ,PCR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 (P <0 0 1)。血培养阳性的 15例中 14例PCR检测阳性 ,两者菌种相符。 1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标本其血培养及PCR检测均阴性。 6例脑脊液标本 ,其中 1例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 ,经PCR检测也为葡萄球菌 ;2例培养阴性 ,经PCR检测图谱分析为葡萄球菌 ;1例培养为新型隐球菌的脑脊液标本PCR检测阴性 ;另 2例培养及PCR检测均阴性。结论 运用PCR RFLP法检测细菌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 ,为临床细菌感染的病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傅君芬夏永辉洪文澜尚世强陆淼泉李建平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细菌感染
16S-23S rRNA基因区间细菌鉴定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探讨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对细菌鉴定的应用。方法 :以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 DNA。结果 :对 2 7株代表 2 7个菌种的标准菌株进行 PCR扩增 ,分别出现不同的 DNA图谱 ,该图谱能直接或经核酸内切酶处理后用于细菌分类 ,敏感性可达 2 .5 CFU/ml的细菌 ,与人外周血白细胞 DNA和真菌及病毒无交叉。 32株临床细菌标本均扩增出与相应标准菌株一致的图谱。结论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 PCR扩增技术检测细菌 ,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准确的优点 。
傅君芬卢美萍尚世强洪文澜陆淼泉李建平
关键词:细菌遗传学聚合酶链反应
葡萄球菌属16S-23S rRNA基因区间的图谱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尚世强傅君芬洪文澜
关键词:葡萄球菌细菌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