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AA301B15-2)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俊马廉亭陈刚张戈龚杰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瘤
  • 5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颅内
  • 4篇烟雾病
  • 4篇诊治
  • 3篇夹闭
  • 2篇血管病
  • 2篇手术
  • 2篇栓塞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脑血管病诊治
  • 2篇出血
  • 1篇动脉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动脉瘤夹

机构

  • 1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俊
  • 7篇马廉亭
  • 7篇陈刚
  • 5篇张戈
  • 4篇徐国政
  • 4篇秦尚振
  • 4篇潘力
  • 4篇龚杰
  • 2篇向伟楚
  • 2篇杨铭
  • 2篇张新元
  • 2篇李成才
  • 1篇宋朝理
  • 1篇顾翔
  • 1篇余泽
  • 1篇曾晓华
  • 1篇姚雪峰
  • 1篇盛柳青
  • 1篇王强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用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覆膜支架治疗5例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于3个月后对2例患者进行DSA复查。结果5例病人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顾翔李俊陈刚余泽潘力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覆膜支架颈内动脉
非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附12例报告)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经非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术前经三维DSA(3D-DSA)研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局部解剖,模拟两侧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和动脉瘤的显露,12例选择非优势供血的一侧翼点入路手术获得对动脉瘤和复合体的满意显露。结果 12例前交通动脉瘤均顺利夹闭,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露满意,夹闭动脉瘤方便、顺利、安全,夹闭后均切开动脉瘤确认夹闭可靠。11例痊愈,1例需要生活护理。结论术前通过在3D-DSA上模拟翼点入路,选择暴露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最清楚、夹闭动脉瘤最方便的一侧为手术入路。这种入路仍能获得良好的近端控制,且夹闭动脉瘤方便、安全。
李俊张戈陈刚秦尚振马廉亭龚杰徐国政李成才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ACT)在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angiographic computed tomography,ACT)是应用在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上的一个创新技术,它采用平板C臂的旋转采集技术可实现血管造影和CT软组织可视化功能。我院自20...
李俊向伟楚马廉亭余泽秦尚振姚雪峰
文献传递
改良冠状入路夹闭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研究改良冠状入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多发动脉瘤(左右侧各2个)采用改良的冠状入路:常规冠状入路皮肤切口,一侧骨瓣采用常规翼点入路骨瓣,另一侧采用翼点锁孔入路骨瓣。一次手术夹闭4个动脉瘤。结果成功夹闭3枚动脉瘤,电凝后包裹1枚微小动脉瘤,术后10 d复查DSA,4枚动脉瘤均未见显影。结论改良冠状入路可以一次手术安全夹闭双侧大脑中动脉区域多发动脉瘤,是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李俊熊国祥陈华侨张戈陈刚宋朝理李成才盛柳青杨春玲
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ACT)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GE公司Innova3100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InnovaCT扫描,图像经过AW工作站后处理,获得InnovaCT图像,并结合3D-DSA及螺旋CT图像等进行分析。结果InnovaCT在发现颅内新鲜出血方面和螺旋CT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nnovaCT还可以将血管病变影像和CT图像融合在一起,了解其与颅底骨质、颅内结构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不同血管内栓塞材料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结论InnovaCT可以提高医生对脑血管病的认识,提高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俊陈刚向伟楚秦尚振徐国政龚杰马廉亭姚雪峰
关键词: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
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在51例脑室内出血的患者中,4例(7.8%)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在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11例(64.7%)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11例患者行外科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中,如果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应高度怀疑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可能。对于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治疗,可采用直接手术治疗或血管内栓塞治疗。
张戈马廉亭李俊陈刚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杨铭潘力张新元
关键词:烟雾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烟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闭塞性血管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外科治疗主要为血管重建手术。本文简要介绍烟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张戈马廉亭
关键词:烟雾病血管重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3D-DSA模拟手术价值的临床研究
<正>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备受推崇,常规造影很容易忽略的微小动脉瘤也能被发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显示清楚。除了常规使用3D-DSA功能外,我们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通过在工作站上模拟手术,指导手...
李俊张戈陈刚罗永春盛柳青秦尚振马廉亭龚杰徐国政李成才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模拟手术
文献传递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附八例报道)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观察烟雾病(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外周动脉型动脉瘤采用NBCA胶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结果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3例,瘤颈残留2例,部分栓塞1例,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2例采用NBCA胶栓塞的患者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均未显影,未出现远端供血区域脑梗死.结论对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张戈马廉亭李俊陈刚潘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烟雾病栓塞治疗性
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探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表现为颅内出血,1例表现为脑缺血。烟雾病合并的动脉瘤9例位于Willis动脉环附近,为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其中5例行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恢复良好;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和1例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外周动脉型动脉瘤)无法手术。结论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对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可予以对症保守治疗。
陈刚李俊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杨铭潘力张新元马廉亭
关键词:烟雾病动脉瘤颅内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