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33001)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9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如松李锋阳文锐黄锦楼陈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城市
  • 6篇生态系统
  • 6篇城市生态
  • 4篇生态
  • 4篇生态风险
  • 4篇复合生态
  • 3篇情景分析
  • 3篇污染
  • 3篇复合生态系统
  • 2篇电子废物
  • 2篇循环经济
  • 2篇指标体系
  • 2篇人类生态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风险评价
  • 2篇生态服务
  • 2篇生态管理
  • 2篇生态评价
  • 2篇生态位
  • 2篇生态学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国土资源部信...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 1篇常州市规划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0篇王如松
  • 11篇李锋
  • 8篇阳文锐
  • 6篇黄锦楼
  • 5篇陈亮
  • 4篇胡聃
  • 4篇杨建新
  • 4篇周传斌
  • 3篇刘晶茹
  • 2篇金家胜
  • 2篇何永
  • 2篇张丽君
  • 2篇欧金明
  • 2篇陈展
  • 2篇刘小丽
  • 2篇刘旭升
  • 2篇怀保光
  • 2篇陈敏
  • 2篇李栋
  • 1篇张克锋

传媒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3篇2007中国...
  • 2篇Journa...
  • 2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世界地质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3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92
2007年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基地。城市将各种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文化的因素与冲突融为一体,形成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衡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以山东济宁市为例,建立了济宁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4类45项指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评价城市在各个不同时段的建设成效。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2004年为0.24,处于Ⅳ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2006年达到0.45,处于Ⅲ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2010年达到0.62,进入Ⅱ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2020年达到0.84,进入I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优良。评价指标全面,方法直观明了,反映了整体大于或者小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整合原理,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锋刘旭升胡聃王如松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评价
城市水生态足迹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52
2006年
以“水”为要素评价城市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并以水资源短缺的北京市为案例城市进行剖析.探讨了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内涵和4种典型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基于城市生态需水量的水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对案例城市北京的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河湖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10.45×108m3,地下水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26.34×108m3;(2)北京市多年平均的水生态足迹为1.42.以上结果表明北京的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
周文华张克锋王如松
关键词:最小生态需水城市水资源
基于CA的城市形态扩展多解模拟——以北京市东部平原区情景分析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构建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约束型城市扩展CA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北京市东部平原区在3种情景规划之下的未来50年的城市形态,为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然后以2024年的北京东部平原区模拟城市形态为基准,从自然生态功效、社会服务功效、经济利益功效3个方面对3种规划模式进行了情景分析,从而系统的比较了3种规划模式的复合生态功效,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欧金明王如松阳文锐李锋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城市形态复合生态
基于功能网络评价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49
2009年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评价,提出城市复合空间优化方案,并选择常州市为研究区,实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念在空间优化过程中的操作性。由于城市为整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首先依据城市景观功能与结构特征,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支持社会经济功能的红色景观,维持能源、资金、产品与信息传播、流通的灰色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与调节区域环境的蓝色景观及绿色景观。其次由功能网络连通性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功能流路径与不同功能流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获得生态功能冲突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位置。最后,从功能整体协调发展角度,将研究区分为优化开发、调整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等分区,针对其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符合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方案。
张小飞李正国王如松王仰麟李锋熊侠仙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
生态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以江苏大丰市为例被引量:45
2007年
城市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生态市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生态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衡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江苏大丰市为例,建立了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4类58项指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评价生态市在各个不同时段的建设成效.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大丰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为0.24,处于Ⅳ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2010年可达到0.45,处于Ⅲ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2015年可达到0.66,进入Ⅱ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2020年可达到0.85,进入Ⅰ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优良.
李锋刘旭升胡聃王如松
关键词:生态评价
中国生态卫生建设的潜力、挑战与对策被引量:4
2008年
立足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框架,以中国农村卫生系统为重点,在分析卫生系统现状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了中国发展生态卫生的6个分区,并研究了各分区现状及其4类卫生系统的人口分布。缺乏基本卫生设施的地区是未来中国发展生态卫生的最大潜力地区,这些地区包括了严重缺乏投入资金的4682万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占67.8%。若在该区域推广生态卫生,可能产生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如下:带动新兴产业,增加5~10万的直接就业机会;降低疾病感染率;回收沼气56万m^3;卫生厕所投入控制在可接受的600~750元·户^-1;促进生态农业循环;降低污染物排放、保障生态安全。文章还探讨了中国生态卫生的分区发展对策和系统瓶颈。
王如松周传斌
关键词:生态卫生
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37
2007年
生态风险是当前环境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研究着重关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胁迫因子可能对生态系统或其组分的有害影响.生态风险评价对科学制定环境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必须预测不利生态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减小其对于生态系统或某些组分的损害程度.本文对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工具以及研究趋势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生态风险评价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认为在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关注城市生态风险,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李锋陈展
关键词:生态风险环境管理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形态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经典的城市形态理论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利用2002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图,采用GIS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各功能用地的方向特征和圈层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土地利用体现了明显的圈层特征,同时各类功能用地在各方向的分布又明显受到了河流、交通干道和工业区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北京没有形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多中心布局,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中绿地面积没有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中心城区和边缘集团隔离开的功能。总体上,北京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是同心圆和扇形的结合,更接近同心圆理论和扇形理论的混合形式。
吴琼胡聃李宏卿杨国东何永王碧辉刘莉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生态
南疆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影响评价——以新疆阿克苏市为例被引量:32
2006年
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研究LUCC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对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南疆生态脆弱区———阿克苏市1995、2000和2003年的TM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对城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参照Costanza等对全球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结果的比例关系,分析了阿克苏市城乡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价值,定量综合评价了阿克苏市城乡区域LUCC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阿克苏市域景观总体构成表现为景观破碎度较高,斑块数目较多;农业用地中有近半数不稳定,水土条件差致使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相互转换。研究时段内市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了较好的生态影响,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持续提高,并表现出了较大空间差异。
史永亮王如松周海波陈亮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影响
废弃工业场地有机氯农药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0
2008年
对典型废弃有机氯农药生产场地中土壤中六六六(α-,β-,γ-,δ-HCH)和滴滴涕(p,p’-DDT,p,p′-DDE,p,p′-DDD,o,p’-DDT)的残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场地中六六六的残留水平为13.16~148.71mg/kg;滴滴涕残留水平为3.02~67.42mg/kg。表层土残留最大,随着土层加深,污染物残留逐渐下降。六六六的残留水平要高于滴滴涕。残留分析表明场地中有机氯农药有逐步降解的趋势,但是现有残留水平超出了国家的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根据场地土地利用方向,运用CalTOX暴露模型结合Monte Carlo分析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健康风险主要来自于两种人体暴露途径:皮肤吸收和呼吸摄入,总的风险都超过了可接受风险水平(10-6),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5个参数对于总的风险贡献较大。该研究对于有机氯农药场地土壤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
阳文锐王如松李锋
关键词:污染场地MONTE敏感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