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作品数:591 被引量:3,855H指数:25
相关作者:宋景贵贾莉婷张朝辉穆俊林张展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8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6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06篇细胞
  • 45篇蛋白
  • 42篇基因
  • 35篇血管
  • 33篇肿瘤
  • 30篇卒中
  • 29篇综合征
  • 26篇抑郁
  • 24篇疗效
  • 22篇血清
  • 22篇脑卒中
  • 22篇老年
  • 22篇护理
  • 18篇高血压
  • 17篇原发性
  • 17篇腺癌
  • 17篇免疫
  • 15篇患儿
  • 14篇血管内皮
  • 11篇受体

机构

  • 137篇郑州大学
  • 125篇郑州大学第一...
  • 78篇河南省人民医...
  • 65篇郑州大学第三...
  • 56篇新乡医学院第...
  • 40篇河南大学
  • 36篇新乡医学院第...
  • 25篇新乡医学院
  • 25篇郑州大学第二...
  • 20篇新乡医学院第...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16篇河南科技大学
  • 13篇河南省胸科医...
  • 12篇河南省肿瘤医...
  • 11篇新乡市中心医...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郑州人民医院
  • 8篇郑州大学第五...
  • 7篇郑州市第六人...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8篇宋景贵
  • 18篇贾莉婷
  • 15篇张朝辉
  • 12篇路静
  • 12篇张展
  • 12篇穆俊林
  • 11篇杨洪艳
  • 11篇董子明
  • 9篇王静
  • 8篇邢金芳
  • 8篇高剑波
  • 8篇郑瑞芝
  • 7篇郭华
  • 7篇赵军
  • 6篇潘莹
  • 6篇朱绍辉
  • 6篇赵德安
  • 5篇刘云
  • 5篇张卫
  • 5篇王铭

传媒

  • 34篇郑州大学学报...
  • 28篇新乡医学院学...
  • 24篇河南医学研究
  • 2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8篇医药论坛杂志
  • 17篇中国实用神经...
  • 15篇中华实用诊断...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临床心身疾病...
  • 7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山东医药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实用护理...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6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19篇2020
  • 28篇2019
  • 35篇2018
  • 54篇2017
  • 43篇2016
  • 69篇2015
  • 77篇2014
  • 46篇2013
  • 53篇2012
  • 29篇2011
  • 22篇2010
  • 28篇2009
  • 44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4篇2002
5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发病原因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的基本特征、导致早产的原因,为早产的防治、早产儿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7月-2007年7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517例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比率及早产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7例早产儿中,极早早产占2.7%,早期早产占26.9%,32~35周占42.9%,35-36周占27.5%。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2000g、2000-2500g分别占总数的2.3%、1.9.1%、31.7%、46.9%。早产儿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25.7%~33.0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早产的主要原因是胎膜早破(24.1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18.5%)、双胎及其并发症(17.52%)、自发性早产(10.33%)、前置胎盘/胎盘早剥(5.24%)。十年间,导致早产原因排序无明显变化,妊高征、双胎/多胎及其合并症略有上升。【结论】早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胎膜早破、妊高征、双/多胎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早产诱发因素,是减少早产发生的关键。
李文丽冯中静徐发林
关键词:早产病因
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E水平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载脂蛋白E(ApoE)水平特点,为PSD的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SD患者及卒中后非抑郁患者ApoE水平。结果:PSD组ApoE基因mRNA表达量低于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血清ApoE水平高于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患者外周血ApoE基因mRNA表达和血清ApoE水平与卒中非抑郁患者不同。
李静宋景贵穆俊林张朝辉李文强
关键词:载脂蛋白E脑卒中
不同速度输注异丙酚对低温体外循环期间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大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及爆发抑制比(burst suppression ratio,BS%)的变化。方法择期行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4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1mg/kg-1.5mg/kg,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采用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4mg·kg^-1·h^-1(P4组)或6mg·kg^-1·h^-1(P6组),芬太尼5μg·kg^-1·h^-1。记录体外循环(cardio pulmonany bypass,CPB)前5min(T0)、CPB后2min(T1)、CPB开始后30min(T2)、CPB开始后60min(T3)、停CPB后15min(T4)时的CSI、BS%、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CPB期间两组的CSI均下降,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6组CPB 30min、60min的CSI与P4组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6组在CPB 30min、60min时出现爆发抑制比,与CPB前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4组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CPB期间持续输注异丙酚6mg·kg^-1·h^-1时,CSI处于较低水平,BS%明显增多,应适当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速度,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
张加强孟凡民赵素真秦秉玉牛全玉
关键词:异丙酚心肺转流脑电描记术
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住院时间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加速康复进程,减轻经济负担。
金爱莲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循证护理心功能
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一侧全肺切除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一侧全肺切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对10例一侧全肺切除患者进行访谈,采用c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访谈,将影响一侧全肺切除部分知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归纳为4个主题:心理因素;不适的生理症状;家庭、社会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结论为增强一侧全肺切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例如微信、手机计步软件对患者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关注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探索新的患者管理模式。
郭瑾陈静儒楚晓飞卢峰育刘东英
关键词:全肺切除治疗依从性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54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门诊患者,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度洛西汀组,26例)和帕罗西汀(帕罗西汀组,28例)进行治疗,疗程6w。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及第2、4、6w末进行评分,并于6w末用HAMA、SAS评价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作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度洛西汀组显效率为73.1%,总有效率为88.5%;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67.9%,总有效率为85.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6w末SAS、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起效快,毒副反应轻微。
张玉娟杜云红张红星
关键词:度洛西汀帕罗西汀广泛性焦虑症
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肠及远隔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氢水组(HS组)、缺血后处理组(IP组)和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组(IP-HS组),每组12只。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2 h后采集各组大鼠静脉血及小肠、肝、肺组织,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内毒素水平,测定血清及小肠、肝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Chiu 6级评分法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率。结果 IR组、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显著高于SO组(P<0.05),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显著低于IR组(P<0.05);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组大鼠腹膜、肝、肺组织均无细菌移位,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肝脏与腹膜细菌移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HS组和IP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HS组和IP组(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低于HS组和IP组(P<0.
张彬刘慧杰朱绍辉贺徳栋房祥杰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肠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以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临床对其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5月临床分离的45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测定其对18种药敏纸片的耐药性,并对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等耐药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用DNA测序证实。结果 4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0%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氨曲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6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4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最多的为TEM32株检出率为71.1%,其次为SHV10株检出率为22.2%;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阳性检出最多的是aac(3)-Ⅱ39株,检出率为86.7%,其次为aac(6)-Ⅰb 18株、ant(3)-Ⅰ6株,检出率分别为40.0%、13.3%;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40株,检出率为88.9%,qacE-1-sull 38株,检出率为84.4%。结论耐药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患者治疗造成了极大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控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张霞张国龙张歌邢金芳施志欣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流行病学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3例,根据术后是否留置胸腔引流装置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于一侧肋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实验组25例,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胸膜腔内引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 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疼痛持续时间[(32.7±10.2) h比(14.2±2.9) h,P=0.000]、术后疼痛评分[(2~6)3.8分比(1~5)2.4分,P=0.000]、术后住院时间[(5.6±1.0) d比(4.9±0.7) d,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未留置胸腔引流管,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液量为(60.8±9.5) ml,引流时间为(23.6±8.7) h,实验组引流液量及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3 d查胸部CT显示:对照组38例有少量胸腔积液(〈50 ml),未见积气;实验组25例有少量胸腔积液(〈150 ml),2例有少量胸腔积气(〈10%),两组均不需要胸腔穿刺排液或排气。术后1个月查胸部CT示:两组均未见明显胸腔积液量(〈30 ml),未见积气,不需要胸腔穿刺排液。 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安全可行。
崔新征张清勇刘凡昭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引流管
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腹部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模拟软件,对儿童腹部肿瘤CT图像进行分割、三维重建,根据重建结果对肿瘤与周围脏器及血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手术难易程度及可切除性进行评估。手术中进行拍照、录像,与重建结果进行对比。术后再用病理结果对肿瘤组织来源进行验证。结果例1:三维重建的模型显示肿瘤占居腹部和盆腔大部,形状不规则,其内有一不规则高密度骨质样物,腹主动脉、髂血管位于肿瘤后侧,与肿瘤有一定的距离。术前预测为畸胎瘤。经手术验证,重建结果符合患者个体化实际情况。肿瘤内为大量褐色液体,内含少量毛发及骨骼样组织。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例2:重建的模型显示腹主动脉、腹腔干及其分支、肝动脉、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脾静脉等结构均清楚显示,胃网膜血管迂曲增粗,肿瘤来源于胰腺,胰体尾受压萎缩,仅保留少量胰头组织。术中结果证实肿瘤来源于胰腺,胰体尾受压。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对儿童腹部肿瘤进行准确定位,并于术前进行肿瘤性质及来源预测,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降低手术风险。
鲁朝敏韩广森范应方赵玉洲张健徐勇超李剑
关键词:三维重建腹部肿瘤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