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wzj)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清郭李维杨娜高丽朴杜津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遗传分化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品质
  • 1篇玉米
  • 1篇甜玉米
  • 1篇潜蝇
  • 1篇青花菜
  • 1篇中营养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分化
  • 1篇花菜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标记技术
  • 1篇分子鉴定
  • 1篇斑潜蝇
  • 1篇采后

机构

  • 1篇国家蔬菜工程...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篇高丽朴
  • 2篇杨娜
  • 2篇郭李维
  • 2篇王清
  • 1篇雷仲仁
  • 1篇王帅宇
  • 1篇杜津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保鲜与加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分子标记技术在斑潜蝇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斑潜蝇是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等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尤其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的入侵,给我国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带来重大损失。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特征对斑潜蝇进行鉴定极易混淆,更难进行地理分布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为解决斑潜蝇遗传及鉴定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概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斑潜蝇的分子鉴定、地理分布及传播途径、种群遗传分化及种间杂交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帅宇雷仲仁董保信任宝珍卢增全
关键词:分子标记技术斑潜蝇分子鉴定种群遗传分化
不同流通温度与包装方式对采后甜玉米穗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研究了不同流通温度和包装方式处理对甜玉米穗采后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玉米在常温条件下流通,其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较快,带苞叶处理的最佳流通时间为2 d,PE包装最佳流通时间为3 d;低温可以较好地保持甜玉米的营养成分,带苞叶处理的甜玉米最佳流通时间为5 d,PE包装处理的最佳流通时间为6 d;低温结合PE包装处理可以减缓水分散失以及VC含量的下降,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水溶性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
王清高丽朴郭李维杨娜杜津
关键词:甜玉米
青花菜流通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流通温度和包装方式对青花菜外观品质与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花菜在流通过程中随着组织的衰老,其叶绿素、V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青花菜在5℃中流通比在20℃中能更好地保持其营养成分。利用0.03mm厚的聚乙烯薄膜包装既可避免青花菜失水萎蔫,又可抑制黄化率。20℃无包装处理的青花菜最佳流通时间为1d,20℃PE处理的为2d,5℃无包装处理的为6d,5℃PE处理的为12d。
郭李维王清杨娜高丽朴
关键词:青花菜营养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