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YB20101141501)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姚艳斌刘大锰李俊乾蔡益栋张百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图书馆华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煤层气
  • 2篇煤储层
  • 2篇储层
  • 1篇地震技术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治经
  • 1篇三轴应力
  • 1篇声发射
  • 1篇声发射特征
  • 1篇盆地
  • 1篇资源量
  • 1篇温度
  • 1篇温度控制
  • 1篇物性
  • 1篇煤层
  • 1篇煤岩
  • 1篇煤岩破裂
  • 1篇孔隙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图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刘大锰
  • 4篇姚艳斌
  • 3篇蔡益栋
  • 3篇李俊乾
  • 2篇张百忍
  • 1篇郭晓茜
  • 1篇郑贵强
  • 1篇何灵芳
  • 1篇李鹏
  • 1篇邱勇凯
  • 1篇闫涛滔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轴应力下饱和水煤岩破裂的声发射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在GAW-2000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上进行了煤岩饱和水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应力应变试验及声发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煤级煤岩有着不同的声发射特征,主要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饱和水煤岩的三轴-声发射试验显示,煤样在线弹性阶段之前声发射事件较少,而之后声发射趋于活跃;单轴与三轴实验对比发现,围压会明显改变半无烟煤煤岩在压密阶段的应变量,而对无烟煤不明显。围压的存在对煤岩变形其他阶段的影响要小于压密阶段。声发射参数振铃率和能量率可以应用于预测最大屈服应力点:半无烟煤煤岩在破坏前兆来临时,振铃率和能量率的频率和幅度均有很大提高,在近最大屈服应力90%左右时,幅度基本维持不变;无烟煤煤岩在破坏前兆来临时,会产生明显的某一突变,频率或幅值上有跳跃或突增。同时,煤岩的声发射特征的方式和差异性与煤岩的物质组成及煤岩演化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
蔡益栋刘大锰姚艳斌李俊乾邱勇凯张百忍
关键词:三轴应力饱和水煤岩声发射
地震技术在长治经纺矿区煤储层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长治经纺矿区勘探程度较低,又是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潜在区域。利用三维地震技术方法,掌握该矿区3号主采煤层发育的小于5 m的小型断层及陷落柱等构造的分布规律。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识别出走向东西的12条正断层和1条逆断层,在南部识别出多处陷落柱。将地震属性和钻孔测井参数结合,通过相干性比较提取了平均反射强度、最大波峰、均方根振幅和瞬时频率4种地震属性,定量地分析了煤厚、含气量和孔隙度的发育规律,对地质构造和储层物性等的综合分析,探明了煤层气的富集区和最有利开发区域位于研究区中部。
闫涛滔刘大锰姚艳斌何灵芳李鹏
关键词:煤储层地震属性含气量孔隙度
鸡西盆地煤层气控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分布被引量:16
2014年
为评价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对鸡西盆地煤岩的煤质、显微组分、显微裂隙、等温吸附及压汞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结合钻井资料、瓦斯解吸、瓦斯涌出量及煤与瓦斯突出的资料,研究了该区的煤储层地质及储层物性特征,并分析了煤层气资源的控气地质控制因素——构造、水文及顶底板封盖性。平麻逆冲断裂带及其附近的挤压揉皱构造有利于煤层气赋存,敦密断裂为导气断裂,不利于煤层气富集。水文控气主要分为3类:水力运移逸散控气作用、水力封闭控气作用及水力封堵控气作用,其对煤层气的富集控制作用迥异。顶盖板封盖性研究表明,穆棱组上部巨厚泥岩对煤层气有着良好的封闭性。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的煤层气资源量,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分布。结果表明,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1 334.52×108 m3,平均资源丰度为0.42×108 m3/km2。鸡西盆地北部坳陷的麻山矿鸡西东海黑台一线,以及南部坳陷的中心地带,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域。
蔡益栋刘大锰姚艳斌李俊乾郭晓茜张百忍
关键词:鸡西盆地煤层气资源量
温度控制下的煤层气储层物性动态演化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研究热对煤储层的改造作用,采用不同煤级具有代表性的12件煤样。考虑煤级差异、温度作用差异以及核磁共振(NMR)在研究孔隙流体中的技术优势等,对煤样进行了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孔渗测试以及孔隙结构的压汞和NMR实验,研究了煤储层核磁共振特征、T2谱响应特征、孔径分布、核磁共振孔隙度及核磁渗透率、可动流体等,同时对比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温度变化下的煤储层物性研究结果表明:热的作用对各煤级煤储层孔隙度都有改善作用,但是对低煤级影响最大,其次为中煤级,最后为高煤级煤储层。温度对不同煤级煤岩的渗透性影响迥异。高挥发份烟煤受热后渗透率增加了一个数量级。低挥发份烟煤受热后渗透率则下降了一个数量级,这应与煤岩热膨胀性有关。无烟煤渗透率总体变化不明显,说明热作用对高煤级煤储层改造意义不大。
蔡益栋刘大锰姚艳斌李俊乾郑贵强
关键词:温度煤储层物性核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