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099)

作品数:39 被引量:408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亮张研杨坚吴悦唐文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农村
  • 9篇诊疗
  • 8篇卫生服务
  • 7篇镇卫生院
  • 7篇入院
  • 7篇住院
  • 7篇卫生院
  • 7篇乡镇卫生
  • 7篇乡镇卫生院
  • 6篇再入院
  • 5篇医生
  • 4篇健康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 3篇信息传递
  • 3篇支付
  • 3篇农村居民
  • 3篇聚集性
  • 3篇保健
  • 3篇村居
  • 2篇新型农村合作...

机构

  • 39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张亮
  • 30篇张研
  • 10篇杨坚
  • 9篇吴悦
  • 6篇唐文熙
  • 5篇刘文俊
  • 5篇金晶
  • 5篇卢珊
  • 4篇魏来
  • 3篇谢添
  • 3篇彭凯
  • 3篇徐源
  • 3篇段磊
  • 3篇李伯阳
  • 2篇叶婷
  • 2篇孙晓伟
  • 2篇苗豫东
  • 2篇何小群
  • 2篇胡瑞
  • 2篇刘爽

传媒

  • 14篇中国卫生经济
  • 9篇中国医院管理
  • 5篇中国卫生事业...
  • 5篇中国卫生资源
  • 3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年份

  • 11篇2017
  • 20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INCOM模型的我国农村地区县乡两级医生协作研究:以贵州仁怀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农村地区县乡两级医生间协作进行研究。方法:运用PINCOM理论模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77名县级医生和70名乡级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级医生总体协作水平不高,乡级医生对于与县级医生协作的需求高,两级医生相互了解信任不足,两级医生协作受到重视但缺乏配套政策和条件。结论:当前县乡两级医生协作处于萌芽阶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两级医生协作的动力,基础条件建设是提高两级医生协作水平的基石。
胡瑞谢添张研唐文熙张亮
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工作倦怠对离职倾向与任务绩效的预测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了解某三甲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离职倾向与任务绩效现状,分析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对离职倾向与任务绩效的预测效应及其强度,为临床工作干预和医院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综合基本情况、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MBI-GS、离职倾向表与任务绩效表的调查问卷,对该三甲专科医院19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医护人员工作投入与任务绩效处于较高水平((80.34±19.26)分、(37.46±4.65)分),具有一定的工作倦怠现象与较高的离职倾向((44.93±13.46)分、(12.26±4.11)分);(2)低成就感与活力维度对任务绩效有显著的预测效应(R2=16.4%,F=17.803,P<0.05);玩世不恭维度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预测效应(R2=15.5%,F=33.651,P<0.05);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对二者的效应预测程度不同。结论: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医护工作的合理分配,完善激励机制、薪酬体制与工作晋升制度,构建组织支持网络,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医护人员工作成就感的实现,避免离职心态的产生,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绩效水平,促进医护人员队伍建设。
杨坚吴悦张研
关键词:工作倦怠离职倾向任务绩效医护人员
不同支付方式促进卫生服务整合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支付方式改革能够推动医联体、分级诊疗等机构间的服务协作关系的建立,DRGs与按人头付费能够带来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成本降低。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机构间的协作效应不同,医保的统筹层次与其带来的服务组织整合的程度一一对应,按项目付费只能够影响个体医生的行为,而按人头预付整合的服务供给体系更容易形成,随着医保服务统筹的层次越高,在其作用下能够实现的组织整合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不同统筹层次下的评估重点也有所差异。所以,应针对不同的改革需求,选择相应的支付方式,同时也要考虑医保的支付效率与改革的难易程度。
李伯阳张亮张研
关键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卫生服务体系
基于资源与产能关系的医疗机构层级间的非良性互动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在卫生服务领域和经济学中资源与产能相对应的是卫生资源与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卫生资源与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及其相互关系是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与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然而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倒置与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错位,在居民自由择医理念的影响下,加重了病源在三级医疗机构的集聚程度,医疗机构层级间的非良性互动与相互竞争成为分级诊疗政策推行的重要障碍,因此亟需厘清其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吴悦刘爽张亮
关键词:卫生资源卫生服务供给
农村居民个人年度医疗费用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索农村居民年度医疗费用特点及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方法:用Excel函数处理麻城市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和住院数据库,整理出个人年度医疗服务利用信息。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描述农村居民医疗费用的聚集性,并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村居民费用特点及分布情况,卡方检验比较费用在人群中分布的差异。结果:在总人群中占比前5%的高医疗费用人群耗用了68%医疗总费用,高费用人群人均年总费用为16 628元,低费用人群为108元;农村居民医疗费用的基尼系数为0.81;女性和45岁以上人群的高费用比例大于5%;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较弱地区、平原地区及靠近省道地区的居民中高医疗费用人群比例较高,分别为6.40%,5.50%和5.80%。结论:农村居民医疗费用具有明显聚集性;不同费用等级人群间费用差别较大;老年人口、女性和基层薄弱地区居民更容易产生高医疗费用。
卢珊牛亚冬张研
关键词:农村居民聚集性
我国七县区农村居民跨级住院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7个县区2012—2013年两系统疾病两级住院病历及新农合资料研究,明确我国农村地区县域内乡县跨级再入院服务的水平和特征。方法:通过新农合信息匹配,筛选出2012—2013年间630套两系统疾病跨级住院病历,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7.46%的再入院患者通过转诊进入上级医疗机构;再入院原因为前期疾病未得到治愈的患者占所有再入院患者人数的80.79%;患者住院时间间隔均数为5.49天,当天转院的比重为44.13%。结论:转诊是患者再入院的主要方式,再入院的最主要原因为疾病在乡镇卫生院未能得到治愈,乡镇卫生院首诊不规范,存在病情延误的风险。
段磊张研刘文俊张亮
关键词:农村再入院乡镇卫生院
我国七县区农村居民再入院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再入院现状,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从东中西部地区随机选择7个样本县区,以2012—2013年新农合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 2010编程技术和函数筛选出30天内再入院数据,利用SPSS20.0对再入院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7个县区再入院率平均水平为9.03%,地区间差异较大,县乡跨级再住院率平均水平不足23%;再入院疾病以慢性病、复杂病为主。结论:诊疗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诊疗能力的差异;跨级再入院比例低,服务供给不整合;经济因素影响再入院;再住院疾病构成利于分级诊疗推行。
牛亚冬刘文俊段磊徐源张研
关键词:农村再住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我国各省分级诊疗政策分析被引量:68
2016年
通过访问各省卫生计生委的官方网站,获取有关分级诊疗政策的文件。在获取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万方、知网的相关分级诊疗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省2015年5月份以前的分级诊疗文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各省分级诊疗文件的基本情况,实施目标和实施措施等的具体内容,分析不同省份在分级诊疗文件中内容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未来的分级诊疗决策和实践提供经验。
杨坚谢添金晶冯占春张亮
关键词:卫生政策
基于复杂网络的我国农村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分析理论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我国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在改革过程中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调整,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是一项复杂而又需要精准工具的系统工程。然而,传统的对农村卫生服务系统研究工具,已经难以应对我国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分析和改革的需求。文章从系统科学中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工具,分析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所具备的诸如小世界、无标度、社区结构等复杂网络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并模拟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保健网络的具体思路,同时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和理论研究方法。
李伯阳张亮张研
关键词:复杂网络卫生保健体系农村卫生
湖北省农村地区门诊服务利用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2017年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门诊服务利用的家庭聚集性大小及其分布。方法以湖北省麻城市2014年新农合门诊数据库,利用Excel2010中的"IF""LOOKUP"等函数获取样本县区所有农村家庭的门诊利用情况,利用Excel2010中的面积图和散点图绘出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出基尼系数,利用IBM SPSS Stat istic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结果 20%的家庭利用了53%的门诊服务,农村家庭门诊服务利用的基尼系数为0.516;高门诊服务利用家庭中所有成员的门诊服务利用量(17.7)均高于其他家庭(10.4,4.2);高门诊服务利用家庭主要集中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高和低的乡镇。结论农村地区门诊服务利用存在较大的家庭聚集性,家庭内部趋同性明显,存在一定不合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影响居民服务利用。
张研牛亚冬张亮
关键词:聚集性基尼系数门诊服务利用农村家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