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41015)
- 作品数:2 被引量:41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起华张恩栋周春影李莹李大鹏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小新月菱形藻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包埋脱水法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minutissima)的超低温保存,探讨了影响存活率的内、外因素:藻细胞年龄、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和化冻后的恢复方法等。结果表明,将处于静止初期的藻细胞包埋在含有0.5 mol/L蔗糖的3%褐藻酸钙胶球中,以含水量每小时减少0.9%的平均速率脱水至胶球含水量为40%,化冻后在冻存管中室温下暗恢复12 h的条件下冰冻存活率较高,可达到18.3%左右。与常规的两步法冰冻保存相比,包埋脱水法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是保存小新月菱形藻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
- 王起华李莹刘艳萍李大鹏
- 关键词:CLOSTERIUM包埋脱水法
-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概况被引量:37
- 2002年
-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 ,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 ,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王起华张恩栋周春影
- 关键词: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存活率
-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概况
- <正>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并于1998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Texas(Austin,Texas)召开了首届藻类超低温保存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上几个主要藻类保存中心都对相关工作做了报...
- 王起华张恩栋周春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