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010Z090)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立娥满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者
  • 1篇在场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生产
  • 1篇人类学意义
  • 1篇文化
  • 1篇迷信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风水
  • 1篇村落

机构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立
  • 1篇娥满

传媒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迷信抑或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定被引量:3
2012年
以是否迷信为标准来评判中国文化显得不合时宜,但涉及鬼神、驱邪、风水等民间信仰、仪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会被放到迷信的定义中加以评定。与迷信标准类似的,是文化价值判断的进步/落后、精华/糟粕二元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给"风水"这样的遗产一个"申遗"的现身机会,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试金石"。凭借这样的案例,我们得以探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普适度,并且发现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文化生态、日常生活是如何纠缠于我们本以为早已消失的认识论和意识形态之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尚需严肃对待和仔细梳理。
娥满李立
关键词:迷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者在场的人类学意义——村落知识生产经验反思
2011年
在村落做田野研究的学者与村落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而是有更多层面、更为复杂的内涵。对于村落而言,学者的在场有何意义?站在学者的角度,他们又是否认可村民赋予自己的这种在场意义?通过讲述贵州屯堡村落与学者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问题会从表面纯粹的研究背后凸现出来,提示在村落做研究的学者,除了认识村落之外,还应肩负起别的责任。
李立
关键词:学者在场知识生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