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3101)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夏赵龙凤韩德五尹镭袁红娟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职工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2篇增殖物激活受...
  • 2篇脂肪酸
  • 2篇脂肪性肝炎
  • 2篇过氧化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肝炎
  • 2篇PPARΑ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性
  • 1篇游离脂肪
  • 1篇游离脂肪酸
  • 1篇增殖
  • 1篇鼠肝
  • 1篇纤维化
  • 1篇纤维化发生
  • 1篇内毒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作者

  • 3篇韩德五
  • 3篇赵龙凤
  • 3篇李夏
  • 1篇尹镭
  • 1篇赵元昌
  • 1篇袁红娟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甘氨酸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PPAR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甘氨酸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0%玉米油饲料喂饲大鼠建立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为对照组,甘氨酸组以20%甘氨酸液灌胃,每天1g。于第14周末检测动物脂质水平以及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游离脂肪酸含量,并做病理切片。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表达。结果:甘氨酸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大鼠PPARα基因表达有明显增强作用,同时肝内甘油三酯(TG)蓄积减少,肝细胞的损伤与炎症反应减轻。结论:甘氨酸可上调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PPARα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地降低病鼠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病鼠的肝脂变与脂肪性肝炎的程度。
李夏韩德五赵龙凤
关键词:甘氨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内毒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中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观察内毒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形成过程中对肝组织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的影响。 方法 采用20%玉米油饲料喂饲大鼠14周建立NASH模型的同时,内毒素组于实验结束前4 h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g/L,3.0 ml/kg)1次。检测动物血浆和肝组织脂质水平以及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丙二醛、游离脂肪酸含量,并做病理切片。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肝组织PPAR α mRNA表达。 结果 腹腔注射内毒素的NASH大鼠的PPAR α表达较对照组大鼠明显下调,导致游离脂肪酸在血浆内升高[(1925.0±130.7)μmol/L],肝内甘油三酯蓄积增多[(542.7±142.8)mmol/g]。游离脂肪酸与内毒素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增高而使丙二醛增多[(4.7±1.4)μmol/ml],使肝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增强[(5 2.3±5.5)U/L],加重肝细胞的破坏与炎症反应。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可下调肝组织PPAR α的表达,从而加剧肝脂变与促进脂肪性肝炎的形成。
李夏韩德五赵龙凤尹镭
关键词:内毒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游离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在大鼠脂肪性肝炎与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脂肪性肝炎发生的作用。方法 :在复合因素中用 2 0 %玉米油置换猪油 ,观察对脂肪性肝炎与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在复合因素组分别加入猪油 (饱和脂肪酸 )或玉米油(不饱和脂肪酸 )处理大鼠 3周 ,均可出现脂肪性肝炎病理变化 ;均使脂肪性肝炎动物生长缓慢 ,血清与肝组织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及丙二醛水平增加 ;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α以及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转化生长因子 β1 水平增高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升高 ,但以不饱和脂肪酸组含量增加更为显著。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饱和脂肪酸组肝脏有较明显的脂肪变性 ,不饱和脂肪酸组纤维化趋势较显著。结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脂肪性肝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诱发脂肪性肝炎大鼠发生肝纤维化。
李夏袁红娟赵龙凤韩德五赵元昌
关键词:肝炎肝纤维化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