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8-ZDi-12)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罗雷王玉林鲁恩洁白志军狄飚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病毒
  • 1篇登革热病毒
  • 1篇疫情
  • 1篇膜蛋白质类
  • 1篇进化分析
  • 1篇聚集性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家庭聚集
  • 1篇家庭聚集性
  • 1篇包膜蛋白
  • 1篇暴发疫情
  • 1篇E基因
  • 1篇病毒
  • 1篇病毒包膜蛋白
  • 1篇病毒包膜蛋白...

机构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王玉林
  • 2篇罗雷
  • 1篇李美霞
  • 1篇和鹏
  • 1篇宋韶芳
  • 1篇杨智聪
  • 1篇王鸣
  • 1篇狄飚
  • 1篇白志军
  • 1篇鲁恩洁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09年广州市首起本地感染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和RT-PCR的方法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 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中,该家庭4名成员中有3人同时发病,这3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均阳性,其中RT-PCR检测阳性者2例,病毒分型均为登革Ⅲ型。并且,在实验室回顾性检测中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出现前有1例输入性登革病例,病毒分型也为登革Ⅲ型,且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家庭发生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聚集性暴发。感染地是三元里大道景苑街居住地;感染来源可能是输入性疫情引起的,输入性疫情与本地疫情之间的这种流行病学关联在广州市还是首次获得。因此,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疫情引发的本地疫情的趋势未改变,做好输入性疫情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力措施。
宋韶芳李美霞罗雷王玉林
关键词:登革热
广州市2010年1、2、3型登革病毒E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测定广州市2010年1、2、3型登革病毒的E基因序列,探讨其来源及基因型。方法收集广州市2010年85例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信息学分析。结果85份血清标本中分离到1型和3型登革病毒株各6株,2型登革病毒2株,测序获得E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发现,1型和3型登革病毒分别来自不同的亚型,即亚洲型和南太平洋型,印度次大陆型和东南亚/南太平洋型;2型登革病毒来自马来西亚/印度次大陆型。结论推测广州市2010年2型登革病毒为输入性。1型和3型登革病毒中各有4株为输入性,余各2株广州本地病例毒株尚须从蚊媒介来进一步证实其来源。
白志军和鹏狄飚鲁恩洁罗雷杨智聪王鸣王玉林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病毒包膜蛋白质类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