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6]16)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文庆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贺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农村
  • 1篇新农村
  • 1篇样式
  • 1篇正义
  • 1篇制度正义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制度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主义
  • 1篇经济承受能力
  • 1篇经济建设

机构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贺州学院

作者

  • 4篇陈文庆

传媒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桂海论丛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传承

年份

  • 4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五保村建设是社会制度正义的实践诠释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广西基层组织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成功的摸索出建设五保村,集中供养五保户的新模式。如果从社会制度视角审视这一模式,五保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实践诠释,文章从社会管理的目的、利益的分配与补偿、社会合作、公民地位四个方面探讨五保村建设所体现的社会制度正义性。
陈文庆
关键词:社会制度正义
广西五保村建设刍议
2007年
农村五保户这一特殊群体历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成员。近年来,广西基层党政组织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成功地摸索出建设五保村,集中供养五保户的新模式,为我们在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典型。
陈文庆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西五保村经济建设中的利益冲突与解决路径
2007年
互利、互助是社会公益福利事业的基础。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由于物质财富的相对有限性,人们一般较为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如争取、维护个人利益的观念和意识普遍比较强;对集体财产处分的公平、公正、合理性普遍比较重视;帮助他人首先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参与公益事业以不侵害个人利益为前提;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
陈文庆
关键词:经济建设经济承受能力
农村五保户供养的创新模式——广西五保村建设被引量:5
2007年
广西五保村起源于抗洪救灾中对农村处境最为艰难的五保老人的集中安顿,与过去的分散供养和敬老院集中供养比较,五保村建设既吸收了其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具有人性关怀、讲求效率、多元参与、综合服务、规范管理等特点。五保村建设的主要样式有:生活+救济+庭院经济、生活+救济+生产基地、生活+救济+责任田、生活+救济+有偿服务样式。广西五保村建设解决了建国50多年来政府一直致力解决而未能有效解决的农村五保户供养问题,被认为是五保供养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西五保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短缺、部门协调难、保障水平低等方面。
陈文庆
关键词:样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