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07J1-C0141)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江洁华廖伟娇易建云李翊泉徐韫健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酰胺酶
  • 4篇内酰胺
  • 3篇转座
  • 3篇转座子
  • 3篇子机
  • 3篇分子
  • 3篇分子机制
  • 3篇分子机制研究
  • 3篇杆菌
  • 3篇CTX
  • 2篇整合子
  • 2篇克雷伯菌
  • 2篇基因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Β-内酰胺酶
  • 2篇AMPC酶
  • 2篇CTX-M型
  • 2篇超广谱
  • 2篇M

机构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市海珠区...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作者

  • 7篇廖伟娇
  • 7篇江洁华
  • 6篇易建云
  • 6篇徐韫健
  • 6篇李翊泉
  • 5篇陈涛
  • 2篇魏小平
  • 1篇张丽梅
  • 1篇林丽
  • 1篇徐军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大肠埃希茵中的分布及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Kirby-Bauer(K-B)药敏法分析43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SBLs、AmpC、ISEcp1B、IS903、IS26等插入序列及I类整合子;用套式PCR在I类整合子寻找β-内酰胺酶基因盒,扩增CTX-M型ESBLs全序列并测序。结果大肠埃希菌对以下抗生素的耐药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氨苄西林(97.68%)、头孢曲松(67.44%)、哌拉西林(65.12%)、头孢噻肟(62.79%)、头孢他啶(58.14%)、头孢唑啉(55.81%)、头孢吡肟(53.49%)、头孢西丁(51.16%)、环丙沙星(44.19%)、氨曲南(41.86%)、头孢哌酮/舒巴坦(20.93%)、阿米卡星(0%)、亚胺培南(0%)。亚胺培南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25株大肠埃希茵中检出CTX-M-G1,其中9株同时检出TEM、SHV、CTX-M-G1、ISEcp1B及I类整合子,ECO3、5同时检出IS903,ECO3检出IS26;在EC05中,CTX-M-G1上游是ISEcp1B。提供-35及-10位点两个启动子,一个右反向重复序列(IRR),下游是插入序列IS903组成复合转座子。结论ISEcp1B可能对下游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江洁华廖伟娇易建云陈涛苏秀馨李翊泉徐韫健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大肠杆菌药物耐受性
ISEcp1B介导铜绿假单胞菌CTX-M型ESBLs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铜绿假单胞菌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K ir-by-Bauer(K-B)药敏法分析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SBLs、ISEcp1B插入序列及I类整合子;用套式PCR在Ⅰ类整合子寻找β-内酰胺酶基因盒。结果2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下列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头孢噻肟(69.23%)、哌拉西林(65.3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5.38%)、头孢他啶(57.69%)、头孢吡肟(46.15%)、环丙沙星(50.00%)、氨曲南(46.15%)、阿米卡星(34.62%)、亚胺培南(30.77%)、头孢哌酮/舒巴坦(23.08%);(2)1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CTX-M-G1,其中4株同时检出TEM、SHV、CTX-M-G1、ISEcp1B及I类整合子,I类整合子内未扩增出β-内酰胺酶;(3)ISEcp1B下游均连接CTX-M型ESBLs,ISEcp1B右端有一个反向重复序列,为转位酶提供作用位点;-35及-10位点各有一个启动子,对下游不同的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ISEcp1B可能对下游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易建云江洁华廖伟娇陈涛苏秀馨李翊泉徐韫健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转座子整合子
头孢西丁诱导产ACT-1型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在头孢西丁诱导前后的蛋白质谱差异,筛选有价值的靶位。方法提取产ACT-1AmpC酶大肠埃希菌在头孢西丁诱导前后的全菌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和Bluesilver法染色。凝胶图像分析后,对差异蛋白质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在所鉴定的8个差异蛋白当中,AmpC酶、外膜蛋白Ⅱ和转座酶表达显著上调,而磷酸转移酶系统的葡萄糖特异性组分ⅡA蛋白、抗碲酸盐蛋白、丙三醇磷酰基二酯酶、硫醇过氧化物酶及细菌分化蛋白FtsZ表达下调。结论所鉴定的这些差异蛋白将为阐明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耐药产生的机制提供线索,也为筛选具有潜在价值的靶位提供理论依据。
廖伟娇江洁华陈涛苏秀馨潘思争徐韫健易建云魏小平李翊泉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AMPC酶耐药性蛋白质组学
产ESBLs与AmpC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C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的基因型特征。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从临床分离的74株ECO和KPN中筛选出1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4株产AmpC酶及25株产ESBLs+AmpC菌株。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菌株的TEM,SHV和CTX-M-G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和DHA-1,ACT-1型AmpC酶基因,并对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携带TEM,SHV,CTX-M-G1,DHA-1和ACT-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2%,50.0%,62.5%,57.1%,35.7%;29.4%,52.9%,41.2%,66.7%,46.7%。相当一部分菌株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基因型。结论产ESBLs与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株,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产酶菌株的流行。
廖伟娇林丽江洁华易建云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基因型
产CTX-M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PN)中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其传播机制。方法用K-B药敏法分析53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用多重PCR技术扩增ESBLs、AmpCI、SEcp1BI、S903I、S26等插入序列及Ⅰ类整合子,用套式PCR在Ⅰ类整合子寻找β-内酰胺酶基因盒,用长片段PCR扩增ISEcp1B下游的CTX-M型ESBLs全序列并测序。结果1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CTX-M-G1,其中6株同时检出ISEcp1B、TEM、SHV、CTX-M-G1及Ⅰ类整合子,KPN 49、9检出DHAI、S903,KPN 9检出PSE;套式PCR在Ⅰ类整合子内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KPN 49整合子内检出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核苷转移酶基因(aad2);KPN 49检出CTX-M ESBLs新的基因亚型,全长876 bp,与blaCTX-M-14相比在825 bp处有1个核苷酸不同,导致1个氨基酸不同,第275位由脯氨酸取代谷氨酰胺;KPN 49、9 blaCTX-M-Like的上游是ISEcp1B的遗传元件,提供-35及-10位点两个启动子及1个右反向重复序列(转位酶识别位点),下游是插入序列IS903提供反向重复序列组成复合转座子。结论ISEcp1B可能对下游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江洁华廖伟娇徐军易建云陈涛徐韫健李翊泉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转座子整合子
CTX-M型阴沟肠杆菌插入序列的检测
2010年
目的研究插入序列ISEcp1B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AmpC酶基因在CTX-M型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用MIC法分析2株含CTX-M基因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SBLs、AmpC、ISEcp1B基因及I类整合子,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2株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呋喃类抗生素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表现为敏感。在ECL15同时检出TEM、CTX-M-G1、ACT-1、I类整合子及ISEcp1B基因;在ECL45同时检出SHV、CTX-M-G1及ISEcp1B基因。ECL45(400 bp)ISEcp1B的右端均连接一个反向重复序列,有-35及-10两个启动子,与CTX-M型ESBLs编码起始距离不相同,与ECL15序列一致,GenBank登录号:EF437434;ECL45(500 bp)无反向重复序列,只有一个-35启动子,与CTX-M型ESBLs编码起始距离不相同,与ECL15序列不相同,GenBank登录号:EF441350。结论在CTX-M型阴沟肠杆菌中检出2种新的插入序列ISEcp1B,其对CTX-M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廖伟娇江洁华徐韫健李翊泉张丽梅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
插入序列ISEcp1B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插入序列ISEcp1B基因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多态性分析。方法用K-B药敏法分析143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SBLs、AmpC及ISEcp1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结果CTX-M-G1及ISEcp1B基因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1.26%及16.08%;ISEcp1B插入序列的在各菌种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株占20.93%、肺炎克雷伯菌6株占11.32%、铜绿假单胞菌5株占13.89%、阴沟肠杆菌2株占25.00%、弗氏柠檬酸杆菌1株占25.00%;插入序列ISEcp1B阳性株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株(P<0.01),在体外对亚胺培南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ISEcp1BPCR产物进行测序,发现其下游均连接CTX-M型ESBLs,暂未见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ISEcp1B右端均连接一个反向重复序列,为转位酶提供作用位点;提供-35及-10两个启动子,对下游不同的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启动子与CTX-M型ESBLs编码起始距离长短不一,并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呈多态性。结论插入序列ISEcp1B较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杆菌,增加了CTX-M型ESBLs水平播散的危险性,并对其表达起调控作用。
廖伟娇江洁华陈涛苏秀馨潘思争徐韫健易建云魏小平李翊泉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转座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