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210228)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天翔吴钰刘虹靓杨明星李晶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东昆仑三岔河软玉矿床成因的新认识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三岔河软玉矿区野外地质现象以及所采样品的LA-ICP-MS测试数据、岩相学特征等的分析,从软玉形成的物源方面对矿床的形成模式提出了新的认识。根据野外地质现象,当仅有基性岩脉侵入到大理岩地层当中,或者仅有硅质流体侵入到大理岩地层中时,都不能形成软玉;而在基性岩脉侵入的大理岩地层中,后期有热液流体的参与时能形成软玉。样品中的岩相学特征说明了该地区大理岩中Mg含量不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U、Th、Rb、Ba、Sr的含量相对要高于高场强元素(HFSE)Ti、Ta、Nb、Zr、Hf、Y,说明在软玉形成的过程中有流体活动的参与。因此认为,该地区软玉的形成与大理岩、基性岩脉、后期的流体活动三者有关,后期的流体活动为软玉的形成提供了SiO2,基性岩脉为软玉提供了Mg,大理岩为软玉提供了Ca、Mg以及成矿场所。
- 杨天翔杨明星刘虹靓吴钰李晶
- 关键词:软玉大理岩成矿模式东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