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1026)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龙飞卢立伟尹何迟倪纯珍陈立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塑性
  • 4篇金属
  • 4篇金属玻璃
  • 4篇剪切带
  • 3篇应力
  • 3篇合金
  • 2篇动应力
  • 2篇振动时效
  • 2篇时效
  • 2篇镁合金
  • 2篇AZ31镁合...
  • 2篇HT-7U
  • 2篇残余应力
  • 2篇大块金属玻璃
  • 1篇单晶
  • 1篇有限元
  • 1篇载荷
  • 1篇粘度
  • 1篇真空室
  • 1篇真空装置

机构

  • 10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刘龙飞
  • 2篇陈立功
  • 2篇倪纯珍
  • 2篇卢立伟
  • 2篇尹何迟
  • 1篇郭源君
  • 1篇赵俊
  • 1篇罗柏文
  • 1篇张厚安
  • 1篇颜建辉
  • 1篇唐果宁
  • 1篇李会强
  • 1篇胡义伟
  • 1篇刘文辉
  • 1篇胡静
  • 1篇唐建国
  • 1篇姜炳春
  • 1篇胡少华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切削速度对AZ31镁合金高速切削切屑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高速切削实验。实验采用两把YT15硬质合金刀具,并对称地固定在实验装置上。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用霍普金森压杆高速冲击样品台,带动样品的高速移动,从而实现高速切削,实验气压分别为0.25,0.30,0.35 MPa,其对应的切削速度分别约为14,17,20 m·s^(-1)。切削完成后,收集相应切削速度下的切屑,然后进行镶样、抛磨,最后利用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切削速度对AZ31镁合金切屑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屑的锯齿形态逐渐变得规则,锯齿化程度、锯齿化频率相应增加,齿距减小;当切削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切屑齿面出现了微裂纹,同时伴随着锯齿齿形整体偏移的情形,而锯齿化程度、锯齿化频率、齿距等变化都趋于平缓。
刘龙飞胡少华卢立伟
关键词:镁合金绝热剪切带
Fe基、Zr基大块非晶合金粘度的热力学计算
2011年
利用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易获得的参数并结合准规则模型以及生成热模型,给出了一种计算多元系非晶合金粘度的热力学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Zr基和Fe基大块非晶合金系的粘度,计算结果与经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表明,同一温度下,多组元合金系粘度值随组元数增加而增大,粘度随着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Zr-Al-Ni三元合金在xZr=0.375~0.8571、xNi=0~0.357成分范围内,Zr-Al-Cu三元合金在xZr=0.375~0.8625、xCu=0~0.400成分范围内,Zr66.7Al-Ni-Cu系在xAl=0.632~0.809、xNi=0.145~0.245成分范围内粘度较高;对Fe-基块体合金系,Fe-Nb-B合金系在xNb=0.325~0.9375、xB=0.0625~0.675成分范围内,Fe-Si-B合金在xSi=0~0.521、xB=0.5124~0.9375成分范围内粘度较高。
李会强刘龙飞罗柏文
关键词:大块非晶合金热力学粘度
大块金属玻璃剪切带形成的“原位”压缩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一种锆基大块金属玻璃材料进行了室温下的准静态SEM"原位"压缩实验,并对其剪切带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得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理想弹塑性响应.对样品变形过程中和断裂后的表面剪切带斑图进行的分析表明,多重剪切带的形成及其交割和分叉行为能显著提升其金属玻璃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采用Mohr-Coulomb模型对其断裂偏离最大剪应力平面的现象进行了描述.基于金属玻璃塑性变形的自由体积模型,对剪切带交割点产生的纳米尺度空洞和微裂纹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图6,参16.
刘龙飞张厚安胡义伟
关键词:金属玻璃剪切带塑性
冲击载荷下AZ31镁合金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Hopkinson压杆试验机和限位环限制技术,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等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动态冲击下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最后分析了AZ31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1 524-2 024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AZ31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强化效应;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AZ31镁合金塑性变形机制依次为滑移+孪生、晶粒细化、变形局部化;剪切带内的温升约为241K,达到了孪生动态再结晶的形核温度;晶粒内部的滑移和孪晶转动是剪切带内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短暂的温升促进了剪切带内晶粒的细化。
刘龙飞姜炳春赵俊卢立伟
关键词:AZ31镁合金
HT-7U真空室振动时效消应力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HT-7U真空室拼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变形,应用振动时效(VSR)工艺,以消除拼焊处残余应力,提高真空室的尺寸精度.通过振动过程中动应力分析和VSR工艺前后残余应力的对比测量,了解真空室拼焊处动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VSR工艺消应力效果良好.
尹何迟刘龙飞陈立功倪纯珍
关键词:残余应力动应力真空室
正应力对大块金属玻璃剪切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可控正应力与剪应力之比(λ)的特殊夹具对块状V it1大块金属玻璃样品进行了可控剪切实验,研究了正应力对其剪切带行为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λ值增大,塑性位移量增加。通过电镜观察样品表面剪切带形貌,发现正应力的大小对剪切带的数量、倾斜角及传播长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正应力还是诱发主要剪切带分叉形成次级剪切带并与之发生交割的主要因素。
胡静刘龙飞
关键词:金属玻璃塑性变形正应力剪切带夹具
FCC晶体中孔洞长大行为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揭示孔洞在FCC晶体中的长大规律,研究了含圆柱形孔洞的铝单晶试样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的变形情况,采用EBSD(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对孔洞周围的不均匀变形以及晶体取向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编制率相关有限元用户子程序,采用晶体有限元模拟了含圆柱形孔洞的铝单晶试样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的变形。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晶体取向对孔洞的长大行为影响较大;率相关晶体有限元能很好地预测孔洞周围晶体取向的变化,该方法可较好地模拟FCC晶体中孔洞的长大行为,为研究FCC晶体中孔洞的演化以及断裂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刘文辉刘龙飞唐建国
关键词:单晶晶体塑性有限元晶体取向
振动时效在HT-7U核聚变真空装置残余应力消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HT-7U核聚变真空装置拼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变形,通过应用振动时效(Vibratory Stress Relief,VSR)工艺,以消除拼焊处残余应力.介绍了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原理,并通过振动过程中动应力分析和VSR工艺前后残余应力的测量,了解拼焊处动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VSR工艺消应力效果良好.
尹何迟刘龙飞陈立功倪纯珍
关键词:振动时效残余应力动应力真空装置
影响金属玻璃中剪切带行为的微观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论文对金属玻璃发生剪切失稳形成剪切带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发生剪切失稳时的临界自由体积浓度,预测结果与实验观察和模拟结果吻合;利用两种方法对其剪切带厚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基于剪切失稳临界波长预测金属玻璃剪切带厚度的方法只在发生剪切失稳后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对成熟剪切带厚度的预测必须考虑自由体积的扩散效应;考察了金属玻璃的宏微观材料参数对其剪切带厚度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发现金属玻璃剪切带厚度对其宏观材料参数(泊松比)不敏感,对与剪切相变区相关的微结构参数敏感.
刘龙飞胡静蔡志鹏李会强郭世柏张光业
关键词:金属玻璃剪切带自由体积失稳
块体金属玻璃剪切带相关压缩塑性形成机制研究
2014年
研究了Vit1块体金属玻璃在不同压缩载荷下的塑性变形行为和对应的剪切带斑图演化规律。基于机械约束模型,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约束载荷下金属玻璃剪切带斑图的形成及演化规律和压缩塑性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缩载荷下机械约束是多重剪切带形成的诱因,纳米晶粒的形成进一步增强了多重剪切带的形成,进而增强金属玻璃的压缩塑性变形能力,对理解块体金属玻璃在约束载荷下剪切带斑图的演化规律、塑性变形行为和进行压力加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刘龙飞郭源君颜建辉唐果宁
关键词:金属玻璃塑性剪切带纳米晶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