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751)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邱德凯马雄陈晓宇沈镭王绮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自身免疫
  • 3篇肝炎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纤维化
  • 2篇免疫性
  • 2篇病理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乙型
  • 1篇首发
  • 1篇首发表现
  • 1篇自身免疫性肝...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类
  • 1篇线粒体抗体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特点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乙型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马雄
  • 5篇邱德凯
  • 4篇沈镭
  • 4篇王绮夏
  • 4篇陈晓宇
  • 1篇刘渊
  • 1篇卞兆连
  • 1篇曾民德
  • 1篇肖潇
  • 1篇包瀚
  • 1篇韩小凤
  • 1篇张海燕
  • 1篇夏苗琪
  • 1篇彭延申
  • 1篇王绮
  • 1篇赵丽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与非黄疸AIH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纳入2007年6月至2012年7月间共79例AIH患者,其中36例以黄疸为首发表现(黄疸组),43例为非黄疸AIH患者(非黄疸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物化学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及肝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资料。非正态连续变量的比较使用Mann—WhitneyU检验,分类资料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治疗应答中累积生物化学缓解率的估计使用Kaplan—Meier法。结果黄疸组、非黄疸组AIH患者的一般特点、免疫学指标、自身抗体阳性率、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但黄疸组AIH患者的肝功能主要指标、肾功能指标、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胆管反应发生率、肝小叶中央区坏死程度明显高于非黄疸组(P均d0.05)。采用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1999年更新的积分诊断评估时,黄疸组治疗前得分低于非黄疸组(14.670±3.347比16.370±2.699;Z=-2.161,P=0.031);采用简化积分系统评估时,黄疸组得分与非黄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20±0.874比6.770±1.109;Z=-0.388,P=0.698)。黄疸组中33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累积生物化学缓解率为80.6%,中位缓解时间为26个月;非黄疸组中36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累积生物化学缓解率为94.1%,中位缓解时间为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7,P〈0.01)。结论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AIH患者的临床和肝组织学表现较非黄疸患者更严重,缓解率较低。早期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张海燕王绮夏苗琪肖潇沈镭陈晓宇邱德凯马雄
关键词:肝炎自身免疫性黄疸活组织检查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验证肝脏瞬时弹性超声在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用瞬时弹性超声对30例AIH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测定,并将测定值与按照Scheuer系统进行纤维化分级的患者肝活组织检查结果作纤维化程度的比较,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AIH患者中S0期4例,S1期6例,S2期5例,S3期11例,s4期4例。除1例患者因肥胖导致瞬时弹性超声检测失败以外,其余均顺利受检。29例患者测定的瞬时弹性超声硬度值与其肝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r=0.801,P〈0.01)。将S0、s1、S2期合并与S3、s4期合并后对两组间瞬时弹性超声硬度值作比较,t=-3.93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评估AIH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较好,并且由于其无创性而在此类患者的长期随访与疗效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绮夏沈镭邱德凯包瀚陈晓宇曾民德茅益民马雄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自身免疫性超声检查
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3
2010年
Th17细胞是-类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慢性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实时PCR检测CHB患者和对照组肝组织中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核转录因子RORγt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1、IL-23、IL-1β、IL-6的mRNA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HB患者肝组织中IL-17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B患者肝组织中RORγt、IL-17、IL+21、IL.23、IL—1β、IL-6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与肝脏炎症分级(rt=0.801,P〈0.05)和纤维化分期(F0.797,P〈0.05)呈正相关。结论:CHB患者肝组织中存在Th17细胞相关因子过表达,IL-17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提示Th17细胞在CHB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赵丽王绮夏邱德凯沈镭彭延申陈晓宇马雄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17纤维化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208例PB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将AMA阴性PBC患者与典型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进行比较.非正态连续变量的比较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构成比的比较使用Chi-Square检验.结果 208例PBC患者中,AMA阴性者30例,占14.4%.AMA/AMA-M2阳性PBC和AMA阴性PBC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体征、肝功能(ALT、AS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和肝组织学表现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MA/AMA-M2阳性PBC组患者γ-球蛋白、IgG、IgM和IgA明显升高,中位数(P25,P75)分别为8.6(6.6,10.9)g/L,16.8(13.7,19.4)g/L、3.6(2.7,5.4)g/L和2.9(2.2,3.8)g/L,与AMA阴性组[分别为7.1(5.6,7.9)g/L、14.1(11.3,17.6)g/L、2.7(1.9,4.5)g/L和2.1(1.5,3.4)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88、-2.177、-2.372和-2.764,P值均〈0.05);两组间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A阴性PBC患者中,29例(96.7%)呈抗核抗体(ANA)阳性,其中胞质颗粒型14例(48.3%)、核膜型8例(27.6%)、着丝点型6例(20.7%)、均质型1例(3.4%).与AIH患者比较,AMA阴性PBC患者以胆汁淤积表现为主,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IgM和胆固醇水平均较AIH组明显升高(P值均〈0.05),而血清AST,IgG和IgA水平低于AIH患者(P值均〈0.05).结论 在以胆汁淤积表现为主,IgM和胆固醇水平升高、ANA为非均质型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AMA虽阴性仍需考虑PBC的可能.
王绮夏沈镭陈晓宇邱德凯马雄
关键词:病理学抗线粒体抗体
肝脏X受体激活对α-GalCer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保护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肝脏X受体(LX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对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起关键作用,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反应和抗炎效应。目的:研究LXR激活对α-GalCer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α-GalCer模型组和LXR治疗组,后两组以α-GalCer腹腔注射诱导肝损伤模型,LXR治疗组于造模前连续7 d腹腔注射LXR激动剂T0901317。造模6 h后处死小鼠,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清ALT、AST水平检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内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实时RT-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α-GalCer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明显,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组织IL-6、TNF-α、iNOS表达上调,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LXR治疗组肝损伤和血清转氨酶水平较α-GalCer模型组显著改善,肝组织炎症介质表达下调,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受抑。结论:LXR激活可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肝脏炎症,从而显著减轻α-GalCer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刘渊卞兆连韩小凤王绮夏邱德凯马雄
关键词:肝脏X受体肝损伤自身免疫细胞因子类信号传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