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190035)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尹华站李丹黄希庭苏琴李波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分段性
  • 1篇信息加工
  • 1篇意愿
  • 1篇神经机制
  • 1篇时间窗
  • 1篇时距
  • 1篇视听
  • 1篇搜索
  • 1篇情境
  • 1篇金钱
  • 1篇跨通道
  • 1篇工作记忆
  • 1篇工作记忆容量
  • 1篇范式
  • 1篇标量

机构

  • 6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尹华站
  • 5篇李丹
  • 3篇黄希庭
  • 2篇苏琴
  • 1篇李波
  • 1篇袁祥勇

传媒

  • 2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的分段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不同。以往研究对1s范围时距认知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此在规避以往研究局限基础上设计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心算任务对100ms和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选择性干扰,结果表明,心算任务影响了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心算加工负荷越大,75%差别阈限越大,但对1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没有影响。两项实验支持了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均具有分段性。
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
关键词:分段性
搜索成本类型和搜索收益对搜索意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传统的搜索理论认为搜索收益的增加会引起搜索意愿的增加,这得到以往实验室实验研究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基于零售背景下现场实验研究的支持.已有的实验室实验研究通常只涉及基于金钱的搜索,而零售背景下的搜索往往是基于时间的.为此,实验试图探讨零售背景下人类对待搜索过程中搜索成本和搜索收益变化导致的搜索意愿变化(愿付出的金钱和时间2种成本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搜索成本是时间而不是金钱时,人们对搜索动机(搜索收益增加)的不敏感,这可能是搜索成本涉及时间而不是金钱时,被试在做搜索意愿决策时更倾向于忽视搜索收益的信息.
尹华站李丹苏琴李波
关键词:金钱
特定与非特定计时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2013年
特定与非特定计时机制一直是人类时间加工的两类假说,这两者在认知和神经层面具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新近研究表明:从认知层面看,特定计时系统说假定人类时间加工存在一种专门认知计时机制;非特定计时系统说认为人类时间加工不需要专门计时机制,而是通过对其他信息加工产物的分析获得。支持前者的认知模型主要涉及内部时钟模型、时间信息加工模型、注意阀门模型、资源分配模型及双滴水钟模型等;支持后者的认知模型主要有存储容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背景变化模型、记忆痕迹模型等。从神经层面看,特定计时系统说主张特定的神经区域具有独特的表征时间信息的能力,当需要进行此类加工时该系统就会起作用;非特定计时系统说强调时间表征是源于内部的一种动态非特定神经机制,是基于感觉加工的激活数量或者神经元网络空间激活模式。支持前者的神经模型主要涉及特异化计时模型和分布式网络计时模型;支持后者的神经模型主要有状态依赖网络模型和能量读数模型。未来应该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探讨两类假说的相关问题,即实证研究的开展领域应该广泛化;理论模型的建构视角应该多元化;两类假说在认知和神经层面的内涵应该区分开。
尹华站李丹苏琴
跨通道情境下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的效应比较
2013年
为了探讨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和间断效应的异同,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以2500ms和4500ms为目标时距,采用相同的刺激序列(视觉呈现时距信号,听觉呈现干扰信号或中断信号),要求3组被试分别在控制、干扰及中断条件下完成相应任务,结果发现不管2500ms或4500ms时,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间断效应更明显;同时发现在2500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而4500ms时仅在中断条件下出现了位置效应,这可能由于实验1的控制及干扰任务中的4500ms时的"晚"位置的时间确定性较高,以致掩盖了位置效应。为了降低"晚"位置出现的确定性,更好地对比两种范式中的效应,实验2将目标时距设置为1500ms和2500ms,结果发现在1500ms或2500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且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下间断效应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是否相同局限在一定时间范畴;计时中断范式中的中断效应对计时的消弱较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更显著。
尹华站李丹袁祥勇黄希庭
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的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以往研究者对1 s以上时距认知的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了探讨这一主题,本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采用时间复制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复制1 s、2 s的平均复制时距、复制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复制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复制时距显著更长、复制比率显著更高、变异系数显著更小。实验2采用时间产生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也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产生1 s、2 s的平均产生时距、产生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产生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产生时距显著更短、产生比率显著更低、变异系数显著更小。这意味着1~6 s的时距认知存在分段性,大约2~3 s可能为分段临界点。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可以用时间工作记忆说解释,该假说是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解释短时距加工分段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
关键词:分段性工作记忆容量
时间加工分段性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探讨数秒内时间加工分段性问题,文章首先指出1/3、1/2、1及3秒分界点或者20-60毫秒和2-3秒时间窗分别是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角度区分时间加工分段性的重要常数,然后对这些常数进行了概述和评价,最后剖析了两种视角的区别和联系,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尹华站
关键词:时间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