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JY03-B-22)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叶兴国王艳丽丁文静陆维忠黄益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江苏农业科学院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基因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主要农作物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研究
  • 1篇作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凋亡基因
  • 1篇小麦
  • 1篇霉病
  • 1篇抗性
  • 1篇抗性鉴定
  • 1篇BCL
  • 1篇赤霉
  • 1篇赤霉病
  • 1篇RIP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布拉斯加州...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叶兴国
  • 1篇杜丽璞
  • 1篇丁文静
  • 1篇王艳丽
  • 1篇徐惠君
  • 1篇黄益洪
  • 1篇陆维忠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研究现状和展望被引量:29
2006年
近15年来,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几乎各种遗传转化方法在这些作物上都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农杆菌介导法,不仅在难转化的双子叶作物大豆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单子叶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上先后取得了突破。同时,将一些与重要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品质改良、发育调控、营养吸收等改良有关的外源基因转入了主要农作物。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已经大面积种植,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200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100万公顷。对大豆、玉米、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研究进展和产业化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叶兴国王艳丽丁文静
关键词: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研究
BCL、RIP细胞凋亡基因向小麦中的导入和赤霉病抗性鉴定被引量:19
2005年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CL和RIP 2个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分别导人了小麦品种扬麦10号和Bobwhite,转化效率分别为1.60%和1.25%。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基因已稳定整合到小麦染色体上,多数植株为单拷贝整合。Northern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基因能够在小麦遗传背景中高水平转录为RNA。转基因植株T1代分离比例为2.11~2.33:1,表明外源基因在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BCL转基因植株和RIP转基因植株对赤霉病均表现出一定抗性,其中BCL-20、BCL-21、RIP-8、RIP-18等15个T1代植株的小穗发病率为5.6%~16.1%,可望进一步培育抗赤霉病小麦新材料。
叶兴国Shirley Sato徐惠君杜丽璞黄益洪陆维忠Tom Clemente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