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60089)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程祖亨邱长春方鸣武周文郁牛文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多态
  • 11篇多态性
  • 11篇自然长寿
  • 11篇维吾尔族
  • 9篇基因
  • 7篇新疆维
  • 7篇新疆维吾尔族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载脂蛋白
  • 3篇脂蛋白
  • 3篇老人
  • 3篇长寿老人
  • 2篇蛋白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新疆维吾尔族...
  • 2篇偶联蛋白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DNA
  • 2篇解偶联

机构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4篇邱长春
  • 14篇程祖亨
  • 5篇周文郁
  • 5篇方鸣武
  • 5篇牛文全
  • 4篇许群
  • 4篇姜文锡
  • 4篇孙凌
  • 2篇顾明亮
  • 1篇玛依拉
  • 1篇李峰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 ,检测百岁组 (≥ 10 0岁 ) 4 2名、90岁组 ( 90 99岁 ) 10 2名、老年组 ( 6 5 70岁 ) 70名老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以 5 3例 6 5 70岁自然死亡人群为对照。结果 百岁组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D/D、D/I、I/I频率分别为 2 8 6 %、30 9%和 4 0 5 % ,其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 4 %和 5 6 %。百岁组D/D基因型频率和D型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对照组 (P <0 0 5、0 0 1) ,与 90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结论 初步表明 ,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个体寿命密切相关 。
玛依拉.吾甫尔方鸣武程祖亨邱长春
关键词:ACE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老年新疆维吾尔族应考
APOB基因3′端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第29外显子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选择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个体为长寿组,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性别、地域相匹配已自然死亡的正常个体为对照组。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和PCR-直接测序等技术对APOB进行分型,并测定等位基因HVE36和HVE48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在维吾尔族人群(长寿组191名,对照组53名)中,共发现14个等位基因。长寿组中HVE36、HVE4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HVE44、HVE46、HVE48、HVE58仅见于长寿组,而HVE26、HVE30、HVE3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等位基因和LL基因型与年龄呈正相关,而S等位基因和SS基因型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每一种等位基因由富含AT的15bp长的基本单位或它们的变异体串联重复而构成。结论APOB等位基因S和基因型SS可能是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人的危险因素,而等位基因L和基因型LL则是其保护因子。
姜文锡邱长春程祖亨牛文全
关键词: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自然长寿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族人自然长寿与HLADRB、ACE基因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基因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研究样本分为4组:第1组年龄≥100岁;第2组年龄为90~99岁;第3组年龄为70~90岁;第4组为65~70岁自然死亡者。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各组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百岁组HLADR1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1.9%,P<0.05);HLADR6(14)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0.9%,P<0.05);HLADR6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HLADR4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23.6%,P<0.05);HLADR9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和9.4%,P<0.05)。相关分析显示:HLADR1及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长寿呈正相关,而HLADR9呈负相关。结论HLADRB基因的DR1等位基因和ACE基因的等位基因D对长寿可能有保护作用;HLADRB基因的DR9等位基因可能是不利于长寿的危险因素,HLADRB基因多态性和ACE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对长寿有协同作用。
玛依拉.吾甫尔周文郁顾明亮方鸣武程祖亨邱长春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人HLA-DRB基因ACE基因多态性HLA-DR4
线粒体DNA 5178A/C,10398G/A多态性与新疆长寿老人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5178A/C,10398A/G多态性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将165例新疆维吾尔族长寿老人分为百岁组(≥100岁)65例,长寿组(91~99岁)100例和112例对照组(≤70岁)比较进行研究。结果在百岁组中mtDNA 5178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9),而百岁组和长寿组10398G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百岁组和长寿组中mtDNA 5178A/10398G基因型(A—G单倍型)组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线粒体DNA 5178A和10398G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长寿相关。5178A和10398G等位基因及A—G基因型组合(A—G单倍型)为长寿的保护因素。
穆叶赛.尼加提邱长春程祖亨周文郁
关键词:线粒体DNA多态性
载脂蛋白B基因单体型与中国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单体型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之间的关系.选择新疆和田地区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维吾尔族个体为研究对象,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民族、性别、地域相匹配的正常个体为对照.采用PCR—SSP(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PCR-直接测序(PCR—sequencing)等技术对apoB基因第1外显子5'端信号肽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PD)、第26外显子Xba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Xba Ⅰ—RFLP)和第29外显子3'端可变数目重复序列(vaffable number of tandemly repeat,VNTR)进行分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寿组apoB基因X^+X^+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L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其组成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增高;在单体型分析中,长寿组中由X^+和M等位基因组成的单体型频率显著增高,而由X^-和S等位基因组成的单体型频率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认为:等位基因M,L,基因型X^+X^+,MM,ML,LL和单体型I—X^+-M,X^+-M与自然长寿显著正相关,可能为长寿的保护因素,而等位基因S,基因型SS和单体型X^+-S,D—S和D—X^+-S则可能是影响长寿的不利因素.
姜文锡邱长春程祖亨周文郁顾明亮许群方鸣武牛文全玛依拉
关键词:APOB基因单体型等位基因自然长寿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ER22/23EK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自然长寿的关系及与汉族人群的比较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GR)第2外显子ER22/23EK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自然长寿的关系及种族差异。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族191名年龄〉90岁的健康个体为长寿组,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性别、地域相匹配已自然死亡的正常个体为对照组;同时随机调查移居新疆和田地区30年以上的(65-70岁)汉族老年人82人。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S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和PCR-直接测序(PCR-sequeneing)等技术对GR基因进行分型。结果191名自然长寿老人和53名对照组中,ER22/23EK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差异。新疆汉族老人GR基因ER22/23EK携带者显著高于维吾尔族老人,其WM、MM基因型(P〈0.001)和M等位基因频率(P〈0.0001)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老人,而册基因型和形等位基因频率则显著降低。结论ER22/23EK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可能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无关联,但有显著的种族差异。
姜文锡程祖亨牛文全邱长春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自然长寿维吾尔族汉族
解偶联蛋白2启动子-866G/A多态性与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体质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启动子区-866G/A多态性与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体质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和田地区59名9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长寿个体为研究对象,测定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并计算BMI。采用PCR-限制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和PCR-直接测序法(PCR-Sequencing)对UCP2基因-866G/A碱基多态性进行分型,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之间BMI的差异。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启动子-866变异与长寿者BMI相关,A/A基因型BMI最高,而G/G基因型最低,随着A等位基因增加,BMI增加。结论:UCP2基因启动子-866G/A多态性与和田长寿者BMI相关,A/A基因型携带者BMI增高。
孙凌许群程祖亨邱长春
关键词:启动子多态性体质指数
APOB基因XbaI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自然长寿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之阃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和田地区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维吾尔族个体为研究对象,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民族、性别、地域相匹配的正常个体为对照。采用PCR-序列特异引物(Sequence specifc primer,PCR—SSP)、PCR-限制长度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m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PCR-直接测序(PCR—sequencing)等技术对apoB基因第26外显子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XbaⅠ—RFLP)进行分型。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寿组apoB基因X^+X^+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因型X^+X^+与自然长寿显著正相关,可能为长寿的保护因素。
姜文锡邱长春牛文全程祖亨
关键词:APOB基因多态性自然长寿维吾尔族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长寿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百岁组(年龄不小于100岁)65例和长寿组(90~99岁)100例老人GNB3基因825位点的基因型,对照组112例(年龄不超过70岁自然死亡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百岁组和对照组GNB3825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1,P<0.0001)。其中百岁组CC基因型的频率为60.0%,对照组为36.6%(OR2.60;95%CI1.39~4.89)。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个体寿命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应考虑长寿是年龄依赖的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穆叶赛.尼加提邱长春程祖亨牛文全
关键词:基因维吾尔族GNB3
CETP基因TaqIB及I405V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联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IB及I4O5V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新疆和田地区191名9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自然长寿个体为研究对象,以53名在75岁前自然死亡的同地区、同民族相匹配个体作为对照。采用PCR-限制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和PCR-直接测序法(PCR-Sequencing)对CETP基因TaqIB及I4O5V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CETP基因TaqIB及I4O5V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在长寿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结论CETP基因TaqIB及I405V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无关。
孙凌许群程祖亨邱长春
关键词:CETP多态性维吾尔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