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878)

作品数:55 被引量:506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聪霞张春艳张岩郑阳贾珊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5篇冠状动脉
  • 13篇蛋白
  • 13篇心病
  • 13篇冠心病
  • 11篇血管
  • 11篇再狭窄
  • 11篇支架内再狭窄
  • 6篇心肌
  • 6篇介入
  • 6篇冠脉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反应蛋白
  • 5篇蛋白酶
  • 5篇动脉介入
  • 5篇心肌梗死
  • 5篇介入术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3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陕西省人民医...
  • 10篇延安大学
  • 9篇西安市第一医...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铜川市人民医...

作者

  • 49篇王聪霞
  • 24篇张春艳
  • 20篇张岩
  • 18篇郑阳
  • 15篇贾珊
  • 14篇胡艳超
  • 10篇吴皓宇
  • 9篇王丽霞
  • 9篇徐阳
  • 7篇权晓慧
  • 7篇毛艳阳
  • 6篇葛淼
  • 6篇李永勤
  • 6篇郭瑄
  • 6篇王军强
  • 4篇王晨霞
  • 4篇李盈
  • 4篇陈海潮
  • 4篇高天娇
  • 4篇韩振华

传媒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安徽医药
  • 2篇Life R...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9篇2018
  • 3篇2017
  • 14篇2016
  • 1篇201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及其初步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浆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代谢之间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5月的健康人群体检数据,根据血浆Mg^(2+)浓度分为低Mg^(2+)组(≤1.65 mmol/L)与高Mg^(2+)组(>1.65 mmol/L),比较两组间血脂与血尿酸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按性别与年龄分亚组进行比较;基于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及OMIM等疾病相关数据库,挖掘与Mg^(2+)及血脂异常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匹配,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与低Mg^(2+)组比较,高Mg^(2+)组血尿酸[(288.88±80.44)mg/dl vs.(325.00±83.38)mg/dl,P<0.001]、总胆固醇[TC,(4.27±0.85)mmol/L vs.(4.52±0.87)mmol/L,P<0.001]、三酰甘油[TG,(1.31±0.97)mmol/L vs.(1.70±1.33)mmol/L,P<0.00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2±0.76)mmol/L vs.(2.85±0.75)mmol/L,P<0.001]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1.33±0.34)vs.(1.25±0.30)mmol/L,P<0.001]明显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g^(2+)与血尿酸、TC、TG、LDL-C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237、0.154、0.254、0.170,P<0.001),而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r=–0.154,P<0.001)。男性与女性亚组分析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且差异主要集中于20~40岁及40~60岁年龄段人群。基因挖掘结果显示,Mg^(2+)与血脂异常之间存在12个共同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g^(2+)可能作用于胰岛素、SREBF1、HMGCR、LCAT、CD36等肝脏脂质合成与代谢靶点,影响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通路及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与进展。结论健康人群中血浆Mg^(2+)升高与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相关性,Mg^(2+)可能调控肝脏脂质代谢与胰岛素通路,参与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韩拓姚智会范雅洁巩红郑阳王丽霞王怡雯王聪霞
关键词:血脂异常尿酸胰岛素抵抗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肥胖性高血压治疗“不二之选”
2023年
随着高血压和肥胖在全球的大流行,肥胖性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持续激增。目前关于肥胖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亦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是一种同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和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系统的新型心血管药物。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ARNI类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已被广泛用于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一线治疗。随着其原发性高血压适应证的获批,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控制血压达标方面优于传统RAS阻滞剂,并能够带来降压以外改善糖脂代谢、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额外获益,有望成为治疗肥胖性高血压的“不二之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肥胖性高血压的全面调治作用与其可能机制,为其在高血压及其合并症治疗中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王丽霞韩拓王怡雯张春艳李永勤王聪霞
关键词:肥胖高血压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灌注及心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出现AMI患者200例,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急诊PCI。比较两组的I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显色分级(MB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壁运动指数(WMSI)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IMI和MBG分级Ⅱ级以上比例(69%、66%)显著高于对照组(46%、45%),而TIMI和MBG分级Ⅱ级以下比例(31%、31%)明显低于对照组(54%、55%),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LVEF(58.9±1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7.2±9.5),而LVMI、WMSI水平(106.3±9.8、1.35±0.24)明显低于对照组(126.2±10.7、1.69±0.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明显改善AMI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室重塑。
毛艳阳王军强王晨霞王聪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心室重塑
特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特发性AF病人78例,分为阵发性AF组36例,持续性AF组42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无AF病史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20例。测定病人血清hs-CRP及CysC浓度,并分析hs-CRP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阵发性AF组与持续性AF组病人血清hs-CRP及Cys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持续性AF组血清hs-CRP及CysC浓度均高于阵发性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特发性AF病人血清hs-CRP与CysC呈正相关(r=0.755,P <0.001)。结论特发性AF病人hs-CRP与CysC水平明显升高,且持续性AF病人升高更明显;特发性AF病人CysC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CysC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吴皓宇王聪霞王聪霞钟妮尔陈海潮陈海潮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
COVID-19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年
COVID-19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VMD)之间高共患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潜在的心血管损伤风险,为其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最新研究发现:高龄状态、免疫功能缺陷、炎症因子风暴及氧化应激损伤等是二者高共患病率的潜在机制;病毒直接侵袭、心肌氧供需失衡以及血管内皮与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是COVID-19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此外,SARS-CoV-2细胞膜受体ACE2在各脏器与循环系统中的表达水平,不仅介导病毒对脏器直接侵袭损伤,还可参与机体炎症与氧化应激平衡的调节,从而影响患者COVID-19易感性与预后结局。本文将就COVID-19合并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上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探讨SARS-CoV-2引起心血管损伤机制,以期为COVID-19合并CVMD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韩拓苑昊叶琳樱江旭白亮王聪霞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损伤代谢性疾病
外周血Apelin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Apelin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90例STEMI患者,45例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者为直接PCI组,45例择期接受PCI治疗者为择期PCI组;选择同期4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检测STEMI患者入院时、PCI术后、出院及随访1a时外周血Apelin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Apelin水平与STE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和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直接PCI组及择期PCI组患者入院时Apelin水平[(423.6±11.0)、(425.8±10.9)pmol/L)]均低于对照组[(521.5±10.8)pmol/L](P<0.05);术后、出院及随访1a时,直接PCI组Apelin水平[(481.2±10.9)、(480.5±10.5)、(468.9±11.6)pmol/L]较入院时增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择期PCI组术后、出院时、随访1a时[(431.9±11.2)、(432.5±10.8)、(431.5±11.0)pmol/L]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LVEF患者外周血Apelin水平[(400.6±10.1)pmol/L]低于正常水平LVEF患者[(459.8±11.2)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a,择期PCI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7.8%)高于直接PCI组(13.3%)和对照组(4.4%)(P<0.05)。结论外周血Apelin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关。
王妮刘伟毕四锐齐茗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PELI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成分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AG)、心电图检查,以SAG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同时根据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CS组和非ACS组,利用冠脉斑块分析软件对患者斑块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斑块类型、斑块成分、斑块CT值及延迟扫描后CT值的变化。结果 64层螺旋C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6.83%,特异度为80.95%,准确度为92.86%;斑块成分分析显示两组Ⅰ型斑块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Ⅱ型、Ⅲ型斑块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CS组斑块中的脂质成分(66.74±5.28)%较非ACS组高(P<0.05),ACS组斑块纤维成分(31.49±1.28)%与钙化成分(4.79±1.28)%低于非ACS组(P<0.05);ACS组斑块CT值、延迟扫描后CT值、下降值均较非ACS组低(P均<0.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有效识别ACS患者的斑块形态,鉴别其稳定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震韩金花张佩娟王织宫若晨
关键词:64层螺旋CT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成分
MMP-9联合NT-proBNP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连续收入因胸闷、胸痛至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114例,按照GRACE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另设正常对照组5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9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浓度,Gensini积分表示冠脉病变程度,并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6个月。结果 1MMP-9、lgNT-proBNP水平在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lgNTproBNP水平可预测NSTE-ACS随访期MACE,其曲线下面积为0.795,截断值2.069,相应NT-proBNP值为116.56ng/L;MMP-9水平可预测NSTE-ACS随访期MACE,其曲线下面积为0.696,截断值32.49ng/mL;2项指标均异常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80.41%,特异度为82.19%,正确诊断指数为0.63。3Cox回归分析显示,MMP-9及NTproBNP均异常与随访期MACE发生率独立相关,OR值为3.751。结论 MMP-9与NT-proBNP可以作为NSTEACS危险分层的血清学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ACE的风险预测水平。
张春艳王聪霞李永勤韩振华张岩吴皓宇权晓慧马海霞
microRNA-491-5p血浆水平及其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陕西省汉族人群血浆miRNA-491-5p水平和miRNA-491-5p(has-miR-491-5p)靶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改变与早发冠心病(pCAD)发生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pCAD病例270例,对照组30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has-miR-491-5p靶基因MMP-9rs1056628的多态性,同时比较各种基因型与pCA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rs1056628位点存在A-C多态性,与CC基因型(发生率42%)相比,携带CA、AA基因型的个体冠心病的发生率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携带CA/AA基因型冠心病在低水平总胆固醇(TC)、较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人群中的患病风险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has-miRNA-491-5p靶基因MMP-9rs1056628C-A多态性改变可降低pCAD的发生率,携带C等位基因是p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岩王聪霞马维冬李永勤韩振华张春艳吴皓宇权晓慧惠静
关键词:微小RNAS
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浆sCD40L和Lp-PLA2水平对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心病危险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0例;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NC)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sCD40L和Lp-PLA2水平,比较不同组间水平的差异;用冠脉Gensini积分评价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sCD40L、Lp-PLA2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同时对NSTE-ACS患者入院时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sCD40L、Lp-PLA2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NSTEMI、UAP组sCD40L水平高于SAP和NC组(P<0.05),NSTEMI和UA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和N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Lp-PLA2水平高于UAP、SAP和NC组(P<0.05),UAP组Lp-PLA2水平高于SAP和N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血浆sCD40L水平与Lp-PLA2水平明显相关(r=0.284,P<0.01),sCD40L水平和Gensini积分、GRACE危险评分明显相关(r=0.213,P<0.05;r=0.224,P<0.05);Lp-PLA2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GRACE危险评分明显相关(r=0.270,P<0.05;r=0.323,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p-PLA2水平是NSTE-ACS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NSTE-ACS患者血浆sCD40L和Lp-PLA2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并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评估的预测指标。
郭瑄张春艳王聪霞张岩贾珊马维冬刘晓唤权晓慧吴皓宇郑阳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溶性CD40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