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2118)
- 作品数:19 被引量:57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东升刘冰王立成刘迅毛荐其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工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控制权配置的演进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中国国有企业在内在需求驱动与外在市场压力双重作用下,经营者控制权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行政配置、转型初期内部人配置、内部利益主体平衡下的利益攸关方配置三个阶段。尽管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的动态演进是与中国的制度环境、企业内部权力结构、治理文化相匹配的,但迫切需要从不同类别国有企业控制权与企业使命、职能定位相适应的视角出发,改进经营者控制权的配置机制。
- 李东升刘冰
- 关键词:控制权经营者演进
- 企业性质、权力结构与治理模式的动态演进
- 2012年
- 企业作为分工、协作的契约性经济组织,不同利益主体对专有、专用与通用性资源的掌控决定各自的博弈力量与权力分布,企业内部权力的配置遵循关键性资源拥有者主导原则,在外部制度基础变动、内部资源重要性排序升降的过程中,企业内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博弈形成的权力结构发生动态调整,并引起企业治理模式的变迁。企业治理模式在渐进式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呈现出路径依赖与自适应性的特性,遵循关键性资源、权力结构、治理环境与治理机制相匹配的演进路径。
- 李东升
- 关键词:权力结构演进路径
- 整体上市中央企业经营者监控失灵观察及其协同治理被引量:2
- 2014年
- 整体上市是中央企业推进市场化改革重要步骤,针对整体上市中央企业经营者监控中董事会、监事会、信息披露等机制存在的失灵问题,从剩余所取权与控制权的匹配性、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客观性、监控合谋导致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长期性等角度,探究整体上市中央企业经营者监控失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外部董事为主的超脱型董事会、强化外派内设监事会的独立监控机制,科学设计经营者选聘监控、增强经营者薪酬监控的有效性、强化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实现对监控主体的有效监控等方面,提出整体上市中央企业经营者有效监控的协同治理思路。
- 李东升王宁
- 关键词:协同治理
- 后危机时代公司董事会功能缺失及完善机制被引量:1
- 2010年
- 在美国金融危机危及世界经济的背景下,当下全球经济有逐步走向复苏的趋势,在后危机时代,公司董事会功能的缺失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司权力结构失衡条件下的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体现,对公司董事会的缺失功能进行完善应主要从建立和完善公司权力结构与利益平衡机制、弱化董事长的地位、建立独立董事归责免责机制等方面努力。
- 王立成
-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
- 权力结构、信任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的演进被引量:11
- 2010年
- 企业作为分工、协作的契约性经济组织,内部权力分布是非均衡的,关键性资源和非关键性资源的逐步转化及其地位的升降过程中,实现了企业内部权力结构的动态调整。企业治理是协调企业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的一组制度安排,制度环境作为外部约束力量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治理模式的效用水平。企业内的信任机制是各企业长期积累学习的结果,具有价值性特征,根据制度环境、信任机制功效的发挥,企业选择与制度环境、信任机制相匹配的治理模式,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 李东升
- 关键词:权力结构信任机制模式演进
- 美国企业经营者监控模式转换的经验及启示
- 2013年
- 如何有效监控拥有实际控制权的经营者成为美国企业治理难点之一,美国主要通过强化市场竞争与独立监控,实现对企业经营者权力的制衡。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次加深了民众对市场监控主导型企业治理模式有效性的质疑,应从多个视角重新认识美国企业治理模式科学成分与内在缺陷,为中国大型企业经营者有效监控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 李东升刘冰
- 关键词:企业经营者
- 央企高管的选拔动机与实际操作:从国资委层面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经理革命,要求经营者在企业经营的成败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而经营者的科学选拔是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003年以来国资委公开招聘央企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是行政、组织任命与市场化竞争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在选拔依据方面主要通过学历、经历、声誉等信号,以期达到招聘岗位与录用人员的高度匹配。应推行对选拔主体的反馈、问责机制;实施市场竞争导向的党管干部选拔机制;完善经营者选拔的职业化机制;推动差异化的经营者选拔机制。
- 李东升
- 关键词:选拔机制公开招聘
-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源机制被引量:5
- 2013年
-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只是政府"附属物",企业缺乏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放权让利改革是国有企业内在"放活"动力机制下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利益如何在国家与企业、员工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改革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国有企业持续盈利、经营者与员工"创富"动力推动公司法人制度产生,但国有企业"创富"改革过程中重效率轻公平、社会责任有所缺失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改革,以"促和谐"为新的动力,减少深水区改革的阻力与内耗,才能解决国有企业使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企业与员工持续全面发展等事关和谐社会构建成败的现实问题。
- 李东升刘冰
- 关键词:国有企业
- 美国私营企业治理的动态演进及其启示
- 2010年
- 美国企业在内在需求驱动与外在市场压力双重作用下,经历了业主控制型治理期、股权逐步分散下引入职业经理人治理期、股权分散下职业经理人控制治理期、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集中下职业经理人控制治理期。美国企业所采取的市场监控型治理是与美国治理文化、伦理相匹配的,在渐进式治理演进中由股东主导逐步向尽力平衡各方利益演进,蕴涵着和谐治理的理念。中国企业应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治理环境、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融合,实现和谐演进下的持续发展。
- 李东升王立成李文华
- 关键词:演进
- 社会学视角下的权力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总结了权力的本质特征是一个行为者或机构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根据权力主体、客体、来源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不同,把权力理论分为国际权力理论、国家权力理论、公共权力理论、组织权力理论和个人权力理论五个方面,并分别对五种权力理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五种权力理论之间的联系;探索了各个权力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白建磊刘冰